第12部分 (第1/4頁)
擊水三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⒅荊�嗽諭���冢�豢剎幻恪!�焱肚�ァ!卑捶兜ぃ�112—185),一作範冉,字史雲,後漢陳留外黃(今河南杞縣東北)人。
〔13〕曹操曾於建安十五年(210)、二十二年(217)下求賢令,又於建安十九年(214)令有司取士毋廢“偏短”,每次都強調以才能為用人的標準。《魏書·武帝紀》載建安十五年令說:“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又裴注引王沈《魏書》所載二十二年令說:“今天下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及果勇不顧,臨敵力戰,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為將守;負汙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
〔14〕“鄭康成行酒伏地氣絕” 見《三國志·魏書·袁紹傳》裴注引《英雄記》載曹操《董卓歌》:“德行不虧缺,變故自難常。鄭康成行酒伏地氣絕,郭景圖命盡於園桑。”按鄭康成(127—200),名玄,北海高密(今山東高密)人,東漢經學家,其生存時代較曹操約早二十餘年。
〔15〕曹操的遺令,散見於《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及其他古書中,嚴可均綴合為一篇,收入《全三國文》卷三,其中有這樣的話:“吾婢妾與伎人皆勤苦,使著銅雀臺,善待之。……餘香可分與諸夫人……諸舍中(按指諸妾)無所為,可學作履組賣也。吾歷宮所得綬(印綬),皆著藏中,吾餘衣裘,可別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16〕陸機(261—303) 字士衡,吳郡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晉代詩人。他評曹操的話,見蕭統《文選》卷六十《吊魏武帝文》:“彼裘紱於何有,貽塵謗於後王。”唐代李善注:“言裘紱輕微何所有,而空貽塵謗而及后王。”
〔17〕曹丕(187—226) 字子桓,曹操的次子(按操長子名昂字子修,隨操徵張繡陣亡,故一般都以曹丕為操的長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廢漢獻帝自立為帝,即魏文帝。他愛好文學,創作之外,兼擅批評,所著《典論》,《隋書·經籍志》著錄五卷,已佚,嚴可均《全三國文》內有輯佚一卷。其中《論文》篇論各種文體的特徵說:“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又論文氣說:“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
〔18〕曹植(192—232) 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子。曾封東阿王,後封陳王,死諡思,後世稱陳思王。他是建安時代重要詩人之一,流傳下來的著作,以清代丁晏所編的《曹集詮評》蒐羅較為完備。
〔19〕曹叡(204—239) 字元仲,曹丕的兒子,即魏明帝。
〔20〕《文選》 南朝梁昭明太子簫統編選。內選秦漢至齊梁間的詩文,共三十卷,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唐代李善為之作注,分為六十卷。曹丕《典論·論文》,見該書第五十二卷。
〔21〕“為藝術而藝術” 十九世紀法國作家戈蒂葉(T。Gautier)提出的一種資產階級文藝觀點(見小說《莫班小姐》序)。它認為藝術可以超越一切功利而存在,創作的目的就在於藝術作品的本身,與社會政治無關。
〔22〕文章事可以留名聲於千載 曹丕《典論·論文》:“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
〔23〕文章小道 曹植《與楊德祖(修)書》:“辭賦小道,固未足以揄揚大義,彰示來世也。昔揚子云先朝執戟之臣耳,猶稱壯夫不為也;吾雖德薄,位為藩侯,猶庶幾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留金石之功;豈徒以翰墨為勳績,辭賦為君子哉!”
〔24〕曹植早年以文才為曹操所愛,屢次想立他為太子;他也結納楊修、丁儀、丁廙等為羽翼,在曹操面前和曹丕爭寵。但他後來因為任性驕縱,失去了曹操的歡心,終於未得嗣立。到了曹丕即位以後,他常被猜忌,更覺雄才無所施展。明帝時又一再上表求“自試”,希望能夠用他帶兵去徵吳伐蜀,建功立業,但他的要求也未實現。
〔25〕“建安七子” 這個名稱始於曹丕的《典論·論文》:“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
《二乙基二硫醚》 第1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