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頁)
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確,袁崇煥死了之後,“邊事益無人”,邊事更加沒有人;同樣,自東林內閣垮臺,朝廷也更加沒有人。所以,明朝的滅亡,就是不可避免的了。那麼,崇禎帝為什麼要殺袁崇煥?袁崇煥死的真正原因又是什麼?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三十五講 崇煥死因(1)
袁崇煥被判死刑,究竟犯了何罪?他為什麼由論死、到必死、再到磔死?袁崇煥含冤而死,已經300多年。關於他的死因,眾說紛紜。袁崇煥石刻像(拓片)
明末清初的文人,多從袁崇煥個人責任去找答案;民國以來的學者,多從崇禎帝、明奸臣和天聰汗的個人恩怨去找答案。這一講我重點剖析袁崇煥悲劇的原因,先從欽定罪狀說起。
一、欽定罪狀
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十六日未刻(13~15時),崇禎帝御平臺,召輔臣並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翰林院記注官,吏科等科、河南等道掌印官及總協、錦衣衛堂上等官俱入,宣諭:“以袁崇煥付託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種種罪惡,命刑部會官磔示,依律家屬十六以上處斬,十五以下給功臣家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產兄弟於二千里外,餘俱釋不問。”(《崇禎長編》卷三七)
崇禎皇帝為袁崇煥定下的罪名,共有九條。這九條罪狀,把袁崇煥送上了刑場。對這九條罪狀,袁崇煥本人怎麼看,有沒有進行申訴,到現在還沒有發現史料詳細記載。那麼,讓我們對這九條罪狀逐一分析。
1�所謂“付託不效”。是指崇禎皇帝命袁崇煥為薊遼督師,指望他五年復遼;而他辜負了皇帝的囑託,致使後金軍隊長驅直入,攻打京師,給明朝帶來極大的震動和損失。
面對後金鐵騎長驅直入,作為兵部尚書、薊遼督師,袁崇煥應當承擔自己的責任。先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俺達兵薄北京,還沒有攻打北京城,嘉靖皇帝就下令將兵部尚書丁汝夔殺了。此次皇太極攻打北京城,崇禎皇帝遷怒於重臣,接連重懲多位重臣,先命將兵部尚書王洽下獄,第二天又諭令將工部尚書張鳳翔下獄,把負責城防工事的官員廷杖八十,有三人斃於杖下。不久,又將總理薊、遼、保定軍務兵部侍郎劉策下獄、棄市。袁崇煥受明帝付託,誠心竭力,任事封疆,於朱明社稷,可謂“義氣貫天,忠心捧日”。他提醒過要重視薊鎮的防守,而且他的防區主要在關外而不在薊鎮。但是,袁督師“付託不效”之責還是有的,而將後金入犯京師全部責任加到他一人身上,以顯示主上聖明,這對袁崇煥則是不公平的。
第三十五講崇煥死因|2�所謂“專恃欺隱”。是指責袁崇煥依恃崇禎帝的信任而行欺騙和隱瞞。他欺騙隱瞞了什麼呢?沒有明說。崇禎帝責其“專恃欺隱”,或指袁崇煥“五年復遼”的目標。但是,崇禎帝若以此事指責袁崇煥,實屬不妥。因為:第一,不能實現目標,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不是袁崇煥一個人可以左右的;第二,袁崇煥督遼才一年多的時間,五年期限未到,不應以此相責。或許崇禎帝所謂“專恃欺隱”另有所指。
3�所謂“市米資盜”。這件事指的是,崇禎二年(1629年),漠南蒙古東部鬧饑荒:“夷地荒旱,糧食無資,人俱相食,且將為變。”就是說蒙古哈喇慎等部,室如懸罄,聚高臺堡,哀求備至,乞請市粟。這件事怎麼辦?在明朝與後金的遼東爭局中,蒙古是雙方都要爭取的力量。袁崇煥堅持團結拉攏蒙古,來對抗後金。袁崇煥先言:“人歸我而不收,委以資敵,臣不敢也。”蒙古各部首領,聞將市粟,指天立誓,不忘朝恩。所以袁崇煥疏言:“臣以是招之來,許其關外高臺堡通市度命,但只許布米易柴薪。”奏上,奉旨:“著該督撫,嚴行禁止。”奉旨嚴禁,皆失所望,哈喇慎諸部背離明朝,紛投後金。可見,蒙古諸部臺吉,附己不納,委以資彼,其責任在崇禎皇帝。所以,袁督師“市粟”之事有,而“資盜”之罪無!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三十五講 崇煥死因(2)
4�所謂“謀款誘敵”。是指責袁崇煥以議和來引誘後金攻打北京。其實,謀款即議和之事,袁崇煥任薊遼督師後明確疏言“和為旁著”,目的在於緩其兵攻而爭取時間以固邊防。崇禎帝對此“悉聽便宜從事”,或“優旨許之”。何以“擅主”!崇禎二年即天聰三年(1629年),袁崇煥與皇太極往來書簡凡10封,其中皇太極致袁崇
《明亡清興六十年24集》 第1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