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渤海國史 (第1/1頁)
圏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江朔見狀一愣,這才想到北溟子不肯出面,想來是與雲姑有嫌隙之故,他一時不慎說出了北溟子的名號,惹怒了雲姑,卻不知如何是好,江朔轉頭望向李珠兒,卻見李珠兒並不似他這般驚慌失措,一抬腳進了屋子,也不客氣,自在客榻上坐了,向著江朔招手道:“爺爺身子不適,你們也不要在外面站著了,都進來坐吧。” 雲姑怒衝衝瞪了李珠兒一眼,卻終究沒說話,別過頭去不看她,獨孤湘拽拽江朔的衣袖,拿眼示意爺爺確實不能在庭院中久立,江朔只得和湘兒一起將獨孤問扶進屋內,服侍獨孤問在挨著珠兒的榻邊躺下。 還沒說話,忽聽院外一片嘈雜,一人在門外喊道:“阿孃安好麼?我聽到有打鬥之聲,特來問安。” 雲姑道:“沒事,方才是我自己在練習佈陣,我不喜外人打攪,你們不必進來了。” 那人在外面踟躕未走,雲姑慍道:“怎麼還不滾?” 那人在外囁囁道:“阿孃……兒……” 雲姑喝道:“快滾,快滾!” 那人只得道:“兒先走了,改日再來問安。”庭院外腳步聲響逐漸遠去,顯然是雲姑之子帶著人走了。 江朔奇道:“雲姑的兒郎這麼有權勢麼?帶了這麼多幫傭。” 李珠兒道:“何止有權勢,這扶余城都是他的呢。” 江朔大驚道:“原來雲姑竟是扶余府的刺史的阿孃?” 李珠兒道:“何止是本府的刺史,還是渤海國的扶余縣公。” 湘兒道:“渤海國不是郡國麼,怎麼還有縣公?” 李珠兒道:“渤海國主的郡王是唐皇聖人所封,照理這渤海郡王並無再封公、侯、伯、子、男各級爵位的權利,但渤海國是其國主自己打下來的地盤,大唐自然也管不到他,歷代渤海國主都將自己的子侄封做公侯。 江朔道:“原來城主還是渤海王族親貴。” 李珠兒點頭道:“說起來還是現在渤海王的叔叔呢。” 江朔對雲姑叉手道:“原來是太夫人,失敬,失敬。” 雲姑重重地“哼”了一聲,卻不介面。 李珠兒對江朔道:“你也不必失敬,我看雲姑也不太想做這個縣侯的太夫人。” 江朔奇道:“這卻是為何?” 雲姑冷冷道:“自然是因為你所謂的北溟子!” 江朔愈奇,道:“這和北溟子前輩有什麼關係?” 雲姑轉過頭來,問道:“小子,你竟然不知道北溟子是誰?” 江朔迷惑地搖搖頭,莫說江朔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字輩,就是整個中原武林都無人知曉北溟子的身份,三十二年前北溟子便如憑空蹦出來的一般,突然出現在武林之中,沒有門派,沒有師承,更沒有親族,身世空空如也,還真應了他“空空兒”的化名。就連獨孤問,也不知道北溟子的真名實姓,他聽了雲姑所言,也不禁在榻上測過身來仔細聽她說下去。 雲姑冷笑道:“一無所知,還強替那老傢伙出頭麼?” 江朔忙解釋道:“雲姑前輩,我們確是是為了獨孤爺爺的傷勢來求前輩的,可不是受北溟子差派來的……” 雲姑卻不待江朔解釋,打斷他自顧自說道:“渤海國初代國主名祚榮,他打下了渤海國的基業,但這本錢麼卻是其父乞乞仲象留來的,乞乞仲象是靺鞨人的一支粟末靺鞨的首領,高宗總章元年,唐滅高句麗之後,因為高句麗貴族不服,仍時常叛亂,將大批高句麗遺民和一部分靺鞨人強行遷往內地,其中就有乞乞仲象部,他率部眾遷居到盧龍節度使治下的營州,一待就是三十年。” 江朔道:“難怪渤海國建立之後一切都遵照大唐制度,原來他們在大唐治下待了這麼久,那他們又怎麼離開營州在此地建國的呢?” 雲姑瞥了一眼李珠兒,道:“還不是因為她們契丹人!”在江朔、獨孤湘這樣的漢人眼中,雖能看出李珠兒是胡人,卻難以分辨民族,但北地邊民一望而知李珠兒是契丹人。 李珠兒大大方方地說道:“武周萬歲通天元年五月,營州都督趙文翽暴虐無道,契丹首領松漠都督李盡忠與歸誠州刺史孫萬榮為舉兵反唐,之後北地各族也都捲了進來,唐人稱之為‘營州之亂’。” 獨孤問躺在榻上道:“嗯……這營州之亂老夫也有所耳聞,在當年還有一件趣事,李盡忠、孫萬榮都是契丹人,他們的漢名本是武皇所賜,武皇是一個睚眥必報的女人,二人反叛之後,她大筆一揮,將李盡忠改名為‘李盡滅’,孫萬榮則改為‘孫萬斬’。” 這事實在太過滑稽,江朔和獨孤湘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連李珠兒都不禁莞爾一笑。 雲姑卻“哼”了一聲道:“當時邊民多受趙文翽所苦,但契丹人也好不到哪裡去,奚人、靺鞨人也是懾於契丹威脅而臣服李盡忠,一旦大唐平叛大軍到來,奚人、靺鞨人便擺脫契丹重新向大唐效忠。” 其實當時是武皇臨朝稱制,不應稱大唐,但世人習慣了大唐的稱呼,鮮有稱周朝的。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大唐山東發電》 第200章 渤海國史(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