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1部分 (第1/4頁)

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哼!楊素老兒,朕非致他於死地不可。”楊廣恨恨地說。

“萬歲,究竟發生何事?”蕭娘娘追問。

楊廣把信與她:“拿去看來。”

這是太子楊昭的親筆信,內容是楊廣離京後,楊素晝夜與親信宴聚。席間其部下多次言及,楊廣對其已有猜忌,應趁長安空虛,手下握有重兵,乘機起事,取而代之。楊素感到尚無必勝把握而猶豫不決。

“梓童,朕待楊素不薄,而他竟懷二心,你說,這老賊當殺不當殺!”楊廣龍顏大怒。

蕭娘娘委婉勸道:“楊素固然可恨,然畢竟曾有大功,且太子一封書信不足為憑。如此便擅誅大臣,難以服眾,萬歲難道忘了劉安之言。”

這句話把楊廣提醒,使他冷靜下來。對待楊素,無須操之過急,也不必大動干戈。選一適當時機,再巧妙下手不遲。

蕭娘娘見楊廣沉默不語,擔心他尚未想通,便又告誡:“楊素握有重兵,行事務須謹慎,不可激出變故。”

“梓童放心,朕自有道理。”一個削掉楊素兵權的方案,已在楊廣心中形成。他吩咐王義:“傳宇文述進見。”

宇文述奉召來到行宮:“萬歲傳喚臣下有何差遣?”

“宇文愛卿,朕要委託你辦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請萬歲明示。”

“要你在河南就地徵集百萬民夫,開河挖渠。”

“臣本舞文弄墨之人,不諳河工之事,只恐難以勝任。”

“愛卿辦事幹練,朕多年深信不疑,如此浩大工程,非卿不可。”楊廣又許以方便,“工部官員,天下匠作,隨卿任意呼叫。”

“萬歲如此看重為臣,敢不竭盡全力效命。”宇文述尚有疑問,“萬歲言道從洛水入黃河,那麼,洛陽至長安間,該怎樣挖渠呢?”

“這段就不必了。”

宇文述更加費解:“那麼,日後渠成,從長安到洛陽仍是陸路了?河渠不達京城,豈非天大缺憾。”

楊廣微微一笑:“朕決定遷都洛陽。”

“啊?”蕭娘娘大吃一驚,“這洛陽雖說富庶,可是哪來宮室?況且也難比長安居民之眾,豈可作為京城。”

“這有何難!”楊廣主意已定,“朕並非依洛陽現狀遷來,而是重新營建都城。它地處長安以西千里餘,權且稱為東都吧。”

蕭娘娘忍不住又插言相勸:“萬歲,長安歷代帝都,宮室齊全,皇城堅固,何必糜費財力、人力再建東京。倘萬歲覺得長安宮室不堪使用,儘可改修擴建,總比重建要省卻百姓無數血汗錢。”

“梓童差矣。”楊廣振振有詞,“朕建東京,自有道理。長安地偏西北,政令難以及時遠達四境,尤對山東、湖廣諸地鞭長莫及。洛陽地處中州,正可補長安之不足。況且南糧北運,南物北販,洛陽為終,便可減少千里之遙的路途。故而東京之建,誠利國便民之舉也。”

一向以軍師自居的宇文述,不覺點頭讚許:“確為明智之舉。”

蕭娘娘亦覺有理,便不再反對。

宇文述還關心著另一件事:“營建東京,工程非同小可,但不知萬歲委重任與何人?”

“朕看只有尚書令越國公楊素能當此重任。”楊廣對真實意圖加以掩飾,“楊素指揮百萬大軍皆排程有方,每戰必勝,修建東京,定能運用自如,有條不紊。”

“萬歲明見。”宇文述心中明瞭,楊廣是要奪楊素兵權。

蕭娘娘也看出了這步棋,並覺得這樣做總比殺了楊素強,也大為贊同:“如此甚好。”

楊廣的雄心壯志,和作為皇帝不甘無所作為的思想,使得中國有了舉世聞名的大運河。自公元605年起,宇文述徵調統管一百萬民夫,開始了聲勢浩大的挖渠引水工程。首先開挖通濟渠,自洛陽西苑起,引洛水、谷水入黃河,再從板渚引黃河水入汴水。之後,從大梁以東引汴水入泗水,最後到達淮水。第二步整修邗溝,在淮南征調十萬民工,擴建自山陽經江都至揚子而入長江的山陽瀆。全程開通後,河渠通寬四十步,岸植垂柳,沿渠修御道,整齊劃一,蔚為壯觀。

與此同時,東京城也在加緊修建。城分宮城、皇城、外城三部,宮城為宮殿群,乃皇帝、后妃居所。皇城為文武百官衙署所在地,外城則為百姓市民生活區。其中宮城的規模遠遠超過長安,周長已達三十餘華里。而外城周長七十里,更是壯闊宏偉。為保京都糧源,還在城內同時修建了專供儲糧用的龐大的含嘉倉,在城北修了回洛倉。尤其是在附近

《隋煬帝的煬冤不冤》 第5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