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部分 (第1/4頁)

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們所相信的是“遠取諸於物,近取諸於身”,而丟掉和忽視了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我們祖先個個都能夠反觀內視,是取之於身內。在漢代以後,社會都是以己之智而度古聖之慧,那又怎麼能準確解讀慧智經典呢?其實,“內外遠近”這四個字的差別,就是道學與儒學的分水嶺和鑑別器。智慧儒學不能涉及自己生命體內環境而研究文化,這就是他們最大的侷限性。歷史上無數傑出的儒生、儒士,想在儒學的框架之內突破這一點,然而全都是以失敗而告終,都只能是玩文字遊戲。所以,他們就誕生了一句“名言”,叫做:“六合之外,存而不論”。這八個大字,實際上是聰明的智慧儒學者給自己界定的一個底線,這些儒士們還算具有自知之明。

所以翻開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只看見曹操、杜牧註解人類智慧可以解讀的《孫武子》,而像必須具備慧智雙運能力才能註解的黃帝《陰符經》,五千年以來惟有張良與諸葛亮這兩個人進行了嘗試。這個現象,我們一定要把握住。當然,歷史上由於名利的驅策,或者在皇權威逼之下,仍然還是存在著少數人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以愚智編修道學經典的事例不斷髮生。好笑而又可笑的是,近代經過智慧儒學前識教育餘緒薰染、而又接受並不完整的西化式教育的人們,肆無忌憚地純用智慧前識,正在全面白話化道學慧性經典,以滿足人們的“看得懂”,以滿足大人教育兒童。

經過上面的討論,請問,大家這樣純粹用後天的智慧,將慧指性經典白話翻譯,然後用做教材,真的能將我們的孩子教育成大慧大智的人才嗎?真的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嗎?這值得深思。古代慧智性的經典,如果像現在這樣沒有限制地將其白話化,其實必將是中國慧性文化的自殺式終結。這話不好聽,但的確是這樣的性質。曾經有很多好心人,勸我用白話文多解析一些道家的經典,但是我沒有那個肥膽。用白話解那簡直是太隨意了,那都是非常隨意的東西,那是一種造業,豈能隨意而為。要坦然地承認,我們的慧性全然遠遠不及古聖人,我們只有謙虛地站在他們的雙肩之上,才能將事物看得透徹一點兒,我們自己沒那麼高的個子就別充長條子。慧性經典白話化,應當慎之又慎。這裡面有一個界定的範圍,那就是,用白話講解是可以的,但是絕不可以將原著白話化而用作教材,不再誦讀原著。這種做法,是應當儘量避免的。不能為了滿足我們後天愚笨的智慧需求,為了滿足後天的智慧教育,而反過來用慧性的經典幫助智慧達到封閉慧性的目的。。 最好的txt下載網

人類最優秀教育方法的探討(5)

其實,孩子們都比大人的純粹型智慧前識聰明得多,只要他們會背誦,並且背誦得熟練了,並且堅持複誦,他們的心裡都懂,比大人懂的多百倍千倍。因為六合之外的學識,不是依靠識神在頭腦中的皮層上弄明白的,而是必須透過心陽丹元在大腦質層裡邊去啟動的。而且,啟動的能量來源,我們可以透過經典誦讀獲得,促使我們的心陽儘早、儘快地進入我們大腦右側的辦公室裡去,透過皮層而達到質層而啟動。

道德根文化中的慧性道學,全都是透過“內取諸於身”,而創造出“之乎者也”這幾個最重要、最有利於內觀、最有利於同步啟用自己慧性的圖文,透過高頻率地使用它、唸誦它,特別是觀與誦高度配合在一起誦讀經典,就能無為而治地產生“修之身”的效應。大家就是不相信,古代古文撰寫那是一字一金,非常金貴,古人從來絕不會枉用一字,若舍掉任何一個字,都不能成句,每一個字都必須要能夠獨立地解析,而並不是像現代人所說的廢話連篇不值錢,這就是文言文的特點。古人是一字一金,用字如用金,絕不會妄添一字在經典之中,而浪費甲骨、竹簡等當時的稀有書寫資源。最早期,我們的祖先沒有書寫材料,把覺得非常重要必須傳遞給後代的一些寶貴經驗和知識,寫在泥巴做成的泥板上面,然後曬乾、烘乾、烤乾,儲存下來。中國順利透過了“泥板文”書寫階段,發現了甲骨、竹簡、木板、木片可以用作書寫材料,脫離了在石板、泥板上面刻寫的笨拙方法。現在中國沒有儲存“泥板文”,但是在印度和世界上的其它國家還有儲存。

我們的祖先是否會把那麼多毫無作用的“之乎者也”,使用在非常費力才撰寫出來的文章之中呢?如果它們沒有作用,早就被我們的祖先棄而不用了,絕不會是因為語氣表述的需要才保留它們。之所以高頻率地使用它們,正是因為這幾個字的開慧作用力勝似黃金,必須在誦讀和內觀時加以高頻率地使用。

比較一下《德道經》和《道德經》的道

《慧性圖文思維教育》 第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