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頁)
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也就沒有整個國家的發展和老百姓的生活質量提高。 而對於普通市民的都市類報紙和晚報,則更側重於微觀化的、與本地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企業資訊的傳播,對企業來說,必須要用好這類報刊,最具有促銷效果和當期利益的實現誰也比不過這類報刊。 娛樂化、社會化的需求對企業而言似乎沒有多大的意義。實際上,報刊,尤其是都市類報刊、晚報中閱讀率最高的就是社會報道和娛樂報道。 那麼該如何理解新聞的社會化和娛樂化傾向呢?其表現形式是什麼樣的呢?我們可以從內容與形式兩方面進行解析:一是在內容上偏向軟新聞(西方媒介稱之為“大眾新聞”) 或盡力使硬性新聞軟化。其表徵是減少嚴肅新聞的比例,將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帶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聞、暴力事件、災害事件、體育新聞、花邊新聞等內容作為新聞的重點;竭力從嚴肅的政治、經濟變動中挖掘其娛樂價值:媒介極端關注辛普森案不是在於反思種族問題和司法問題,而是在於炒作體育明星的兇殺案;媒介關注獨立檢查官斯塔爾的報告和萊文斯基的一舉一動,不是在於反思美國總統的品行和美國的司法制度,而是在於炒作總統的風流韻事。二是在表現形式上,強調故事性、情節性,從最初強調硬新聞寫作中適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強貼近性,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強化事件的戲劇懸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聞故事化、新聞文學化道路。90年代中後期,美國傳媒狂炒辛普森殺妻審訊案、戴安娜王妃之死以及克林頓總統的緋聞案,成為傳媒娛樂化的三大標誌性之作,這些報道人們耳熟能詳。在平日的節目裡,“官兵捉強盜”、兩性關係新聞成了每天新聞節目中不可或缺的題材。據統計,英國ITV的名牌新聞節目“十點鐘新聞”,1990至1995年之間,國際新聞比例從43%下降到15%,軟新聞比例則從增加到17%。美國三大新聞網1990年一年花在娛樂性新聞上的時間比前兩年增加了一倍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總編輯JAMES FALLOWS披露,在他統計的1990至1994年間,約500集哥倫比亞電視網著名時事節目《六十分鐘》節目中,超過三分之一是名人訪問、娛樂報道或揭露醜聞,而真正嚴肅的政治內容不足五分之一。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每一歷史時代主要的經濟生產方式與交換方式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所賴以確立的基礎,並且只有從這一基礎出發,這一歷史才能得到說明”。對於當前媒體娛樂化的現實的把握,應該放進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的經濟生產方式與交換方式以及社會結構這樣的框架中才能作出很好的解釋。 這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這一問題:其一是新聞產品消費者的需求(受眾的心理角度);二是新聞產品生產者的欲求(市場角度);三是社會體系承認——包括官方意志和公共輿論的承認(意識形態與準意識形態角度)。 從消費者角度而言,當今的社會是個多元化的社會,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是多元化的,人們渴望獲得周圍世界變動的資訊從而利於自己的生存和發展。人們的需求不再是過去那種政治味濃厚的資訊,他們還需要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各個領域的資訊,更重要的是人們除獲取各類資訊的需求外,還希望在緊張的工作之餘,新聞傳媒能為他們提供有益於身心放鬆的娛樂消遣。 l 消費者的需求。媒介的受眾是資訊消費者。我國大眾的思想、觀念還帶有厚重的傳 統思想烙印,而新的觀念又不停地向我們湧來。對於失落、迷茫的芸芸眾生來說,大眾傳媒成了最重要的線索。但當人們對媒體過多地關注時,又開始產生一種暈眩感。因為媒體同樣也找不著北,媒體上提供了大量參照資訊,試圖有助於人們瞭解這變化多端的世界,但參照系太多也就最終失去了參照的意義。這表現為得到的資訊越多就越難做到訊息靈通。心理學家稱這種狀況為“資訊超載”。按照“墒定律”,“發出的資訊越多,我們可吸收、保留和利用的資訊就越少。”於是人們變得越來越麻木了,剩下的只有與大腦相脫離的感官和肉身上。感官與大腦脫離,全部活動就變成對視聽覺的刺激,以及各種變著花樣的刺激。在這樣的一個焦慮、迷茫的情境下,誰還會對深度的文字感興趣呢?娛樂性的資訊和娛樂化的新聞因為能滿足人們的一時快感而流行於世自在情理之中。 l 生產者的需求。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傳媒組織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自由 的擴張機會。履行經典的意識形態工具的職責與在事實上激烈競爭之中追逐並保持市場份額與利潤,是傳媒必須扮演的雙重角色。一
《沒事找事的事件營銷》 第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