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頁)
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魁奈、狄德羅、愛爾維修都是法國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都是“百科全書派”的領導人。他們認為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將政治和道德結合的國家,中國的統治者明白要使國家繁榮,必須仰賴道德,中國的學說值得所有國家奉為為楷模。霍爾巴哈宣稱法國要想繁榮必須以儒家的道德代替基督教的道德。
在17、18世紀,“德意志”只是一個地理概念,德國實際上是由數百個騎士國組成。在各方面都遠不如法國,在思想文化上,德國更是唯法國馬首是瞻。當法國人追捧中國的時候,德國對中國文化的熱情自然也不低。德國哲學的鼻祖萊布尼茨就勤於研究中國文化,他年輕的時候就閱讀了法文版的孔子傳記,後來又從傳教士手中獲得了許多關於中國的第一手資料。萊布尼茨認為,中國有著令人讚歎的道德,還有自然神論的哲學家,其哲學體系的創立遠在希臘哲學之前。萊布尼茨受《周易》中卦象的啟發創制的二進位制演算法、成為近代資訊科技的基礎,他認為是中國讓歐洲覺醒了。
萊布尼茨的哲學思想, 對於以後的德國哲學家康德、黑格爾都有重要影響。萊布尼茨的學生沃爾夫認為儒家哲學具有理性的特點,是非宗教性的。康德、赫爾德等人都很瞭解中國,也瞭解孔子和儒家的主張。真正把東方價值觀研究透了的是文學家歌德,他對中國文化的認識也是從一些文學作品開始的。歌德讀過《好俅傳》、《老生兒》、《花箋記》、《玉姣梨》等中國小說,並透過男女主人的高度的道德剋制敏銳地發覺了中國禮教的特點。對於中國的孝道,歌德認為孝是一切之本,在歌德晚年,他仿照中國詩歌寫了《中德四季晨昏雜詠》,對於儒家的“中庸”之美和道家的";自然";意境體會頗深。
1769年,有人寫文章認為中國比歐洲的某些地區還要知名。啟蒙運動開始時,孔子成為歐洲的名人,歐洲啟蒙思想家言必稱孔子和中國,來推行他們的思想主張,儒學成為攻擊世襲特權的武器。在當人們翻閱18世紀法國思想家、經濟學家撰寫的作品、遊記或文章時,會驚訝地發現,中國的名字是如此頻繁地出現,激起了那麼多的讚譽。經過啟蒙思想家的努力,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法國的啟蒙思想推廣到全歐洲,這時歐洲人也開始了歷史的新紀元,從此進入了歷史發展的快車道。
中華文明對西方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是持久且不可逆轉的,筆者認為其中最具有實質性意義的主要為四個方面:人文社會的形成、現代民族國家的建立、現代文官制度的制定和西方經濟思想的產生,這四方面幫助西方國家走出了中世紀的陰霾,構成了現代思想文明的根基,下面幾節就就對這四方面進行重點介紹。
第四節 “中學西漸”路線圖:中國思想如何傳到西方
在現代西方文明的形成過程中,中華文明功不可沒,也可以說中華文明是現代西方文明的主要思想源泉,中國先是西方的老師,後是西方的學生。
17…18世紀的“中國潮”時期,孔子的道德哲學、老子的治國思想、中國的悠久歷史、漢語的哲學意義,一時都進入西方人的生活,成為他們談論的話題、模仿的物件與創造的靈感, 1600年到1649年,歐洲每年就要出現30…50部包含中國的著作,1700…1759年共出版了599部有關中國的著作。
中華文明西傳可以分為啟蒙運動前期和啟蒙運動時期兩個階段。啟蒙運動前期主要是介紹傳播階段,而啟蒙運動時期,則是西方思想家直接用中華文明對西方中世紀文明宣戰,這一時期的思想奠定了西方現代文明的基礎,這裡筆者就掛一漏萬的將中華文明向西傳播的歷史做一個簡略的歸納。
1275年:馬可波羅來到中國,並在政府任職。他在華二十餘年,回國後大力宣傳中國文明,激起了強烈反響,從此西方人知道了在東方存在一個強盛繁榮的中國,這也拉開了中華文明向西方傳播的序幕。
1582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在中國生活了二十七年,他於1598年完成了用拉丁文註釋《四書》的工作,1610年去世,留下了一本《出訪中國記》,歐洲人第一次從此書中知道中國的聖人孔子和儒家經典。
1584年: 西班牙教士岡薩雷斯德門多薩出版了《中華大帝國風物史》,對中國的介紹比較豐富,其中提到中國法律不僅用於懲治犯罪,還用於獎賞善舉,認為歐洲法律只講懲罰犯罪,是片面的、不正確的,對中國政治制度表示欽佩。
15
《中國大形勢》 第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