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3部分 (第1/4頁)

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哪裡打槍,還是在蒿里山,二十三團不是撤下來了嗎?所以還得接著再說這一仗。

如果說攻城是二十二團拿手好戲,那麼,攻山頭就是二十三團的拿手好戲。但此時營長張*裡非常窩火,攻打蒿里山,二十三團一出手就非常不順,“四張”折了一個兄弟,營長張明的心情可想而知。不用說,團首長心頭也會是沉甸甸的,但他們也許還不知道,泰山下那個小丘——蒿里山,一夜的槍炮聲也牽動著華東主帥的神經。

陳毅的電文中這樣說:“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堅決奪下蒿里山。攻佔泰安城,這不是你何以祥和我陳毅的問題,是關係全國之命運的問題。”陳老總是這樣說的嗎?今天聽來總是玄乎,這是我從何以祥*裡搬來的。但我想這樣的話更像是在電話中說的,也許會有出入,但多少反映了華野首長心中的焦慮吧。

第三野戰軍戰史如下記載:“經一夜激戰,控制蒿里山及泰安城四關大部。”不知道戰史是以何為依據,控制了“四關”大部,這好理解,但說控制了蒿里山,多少有點讓人撲朔迷離。“控制”在戰術上能作如何解讀,我說不好。但二十三團沒有攻佔蒿里山是事實。

何司令員說,他發現二十三團攻擊不順,即下令撤回。突擊營營長張明說的意思差不多,“戰地形勢對我們十分不利,為了儲存戰鬥力量,以便重新組織對山頂的進攻,上級命令部隊暫時主動地撤下山來。”三縱接替十縱上陣,當然是志在必得,但戰鬥非常艱苦,尤其是攻打蒿里山。其實,無庸諱言,繼十縱之後,三縱也在蒿里山碰了一釘子。而陳士榘回憶是這樣的:“敵人集中力量反撲,經過激烈戰鬥,又將蒿里山奪回……”。雖然何以祥對當時的實際情況作了說明,但在我看來,結果是一樣的,如果是陣中日誌,只能說一個事實——蒿里山攻擊失利。

對蒿里山的再次進攻,還是定在黃昏後,夜戰畢竟對我軍來說是更有勝算。晨霧和硝煙都在飄散,泰安城外的蒿里山沉靜了,偶有幾聲槍響,只能讓人更感到激戰後的死寂。要捱過一個漫長的白天,讓八師首長感到分外難熬,誰知敵情會有什麼新的變化呢。

太陽昇起不久,蒿里山馬鞍形部突然槍炮聲大作。何以祥在望遠鏡裡看得十分清楚,一股敵軍正向一座碉堡發起攻擊,顯然二十三團還有人沒能撤下山來。但此時又不能進行有效支援,人們只能乾著急。是的,在這座碉堡裡有二十三團一營二連的三個戰士,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整整堅守了一個白天,為攻克蒿里山作出了貢獻。戰後,這三個戰士的英勇事蹟在華東部隊廣泛傳揚,被譽為“蒿里山三勇士”。

時下許多反映戰爭年代的影視劇,導演為了拍得好看,也是絞盡腦汁。在電視劇《紅日》裡,軍長甚至在戰場上英雄救美,而軍政委為之負傷。想象力超乎尋常,但從邏輯、情理上難道你不覺得匪夷所思。於是,我想把這個故事介紹給編劇和導演。我覺得他們所需要“元素”比比皆是,信手拈來卻又是活生生的。有戰區陳毅元帥、有英雄團隊、有英雄營長,但我們聚焦最終還是要落在三個士兵身上。

三個大頭兵,一個大個子;一個小個子,還有一個鬍子。大個子叫孫喜友,山東人;據孫喜友說小個子最多一米六出頭,名叫徐光明,也是山東人;而“鬍子”是我叫的,他名叫夏棋盤,福建人,已經40出頭,年紀比當司令的還大,說他是鬍子兵一點也不冤。。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十三章 勇士傳奇(二)

三人中孫喜友參軍最早,也就是半年出頭;小個子不到半年,鬍子兵兩個月掛零。不兜圈子了,這三個戰士都是解放戰士,孫喜友是去年的安邱戰鬥過來的,徐光明是在宿北戰役,而夏棋盤則是在不久前魯南戰役的馬莊。

三個兵只發一把槍,什麼槍你猜猜看?不錯,是一挺輕機關槍。什麼型號?捷克式、歪把子、加拿大、九九式不作考證了。輕機槍如今肯定是單兵使用,但據我所知,過去野戰軍步兵連一個排有一個機槍班,除了射手,還有副射手,兩人使用一挺五六式輕機槍,可見對機槍是非常重視的。當年八師對機槍的配備非常奇怪,除了射手副射手,還要再加兩個彈藥手,組成一個戰鬥小組,可見機槍真是寶貝的可以。戰鬥中第一射手犧牲了,副機槍射手孫喜友理所當然接過槍來。

孫喜友那年19歲,對自己是機槍手非常自豪,但甚至有些自詡地說,“我的絕活,是在500米處消滅一個敵人,子彈不超過3發。”3發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我不懷疑,但要在500米開外……不過,我相信孫喜友絕對是把好手,沒有

《遙想沙場--話說二十二軍(上)》 第3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