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誓言 (第1/2頁)
梨花落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十三章誓言
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
院中一樹梔子如雪,到似是主僕二人玉潔冰清的真性情。撇開蘇世賢的虛情假意,縱然前路荊棘遍佈,她們還是會相依相攜、共同前行。
簾影撫動,是茯苓進來擺桌。她聽見了娟娘後頭的話,也將手裡的托盤一放,往陶灼華面前一跪,慨然說道:“小姐,茯苓無親無故,這世上唯有小姐與娟姨這僅有的親人,自然是一輩子隨著你們,不管去往哪裡。”
“娟姨、茯苓”,陶灼華感動地喚了一聲,瞧著茯苓晶瑩若雪的小臉,回思她前世的悽慘,不覺悲從中來,緊緊抱住了她的臂膀。
回望前事,娟娘是早在茯苓離世之前,她們剛到大阮之後不久的那個冬日,便已經離開了她。
初時三人在清蓮宮相伴,謝貴妃有意無意百般刁難,娟娘氣不過,與內務府來送銀絲霜炭的人理論了幾句,反被對方命人打了板子。
那時節初來乍到,陶灼華孤苦無依,幸好得遇貴人肯出手相救。陶灼華含悲忍淚,替娟娘討得幾丸活血化瘀的傷藥,誰成想娟娘依舊一病不起。
後頭因為血崩,娟娘年紀輕輕便飲恨離世,走時死不瞑目。那時節她的臉已瘦得臘黃臘黃,如同風中枯乾的樹葉。彌留之際,娟娘拼著最後的力氣與陶灼華說抱歉,請她諒解自己無法再伴她一路前行。
往事不堪回首,陶灼華只要一回想直來,便是剜肉錐心之痛。
到最後青蓮宮只餘了陶灼華孑然一個,幸好那個時候她身邊已然有了何子岺,還有那位在大阮結識的閨中密友,不然都不曉得如何排解深宮漫長的歲月。
以為是天災,興許就會是人禍。陶灼華苦思當年的點點滴滴,愈發覺得疑惑叢生。茯苓的天花是被人所害,那麼娟娘血崩的症候也難保不是人為。
這兩人一心為著自己,難免會被瑞安長公主看做絆腳石。她既能將手伸到大阮宮中,便難保不會打自己身邊人的主意。
對今世還未曾謀面的瑞安長公主,陶灼華心裡有著深深的憎恨。
如今縱然不能撥雲見日,陶灼華卻有勇氣面對重走一世的路。
瞅著對自己情真意切的兩人,陶灼華暗暗下定決心,此生都要做那棵能為她們遮風擋雨的大樹,這一世三人都不會經歷悽風苦雨的欺凌。
既是這一趟大阮之行已然無可轉圜,主僕三人早早關起門來,商議了對策。陶府那邊,娟娘也向老管家傳了陶灼華的話,請他加快進度轉移府中資產。
蘇世賢只做弱女好欺,他連線登門,厚著一張臉皮提了幾次要接陶灼華入京的話語。到最後小姑娘似是被他一番深情打動,只提了一個請求:“母親的意思是要夕顏隨著舅舅一家生活在陶府,如今大人您執意要帶夕顏進京,還須稟報母親一聲,也好叫她泉下安息。母親便葬在雲門山麓,夕顏想擇個日子過去拜別。”
分明是要蘇世賢與自己一同祭奠,蘇世賢無可推卻,卻哪裡願意拜祭什麼亡人,唯有心內暗暗叫苦,只怕被有心人渲染,將一這幕報到長公主耳邊。
陶灼華不管他的尷尬,要娟娘備了香燭供品等物,自己換了素服,隨同蘇世賢到了雲門山麓,跪在陶婉如墳冢前一陣哭訴。
她淡若梨花帶雨,年輕稚嫩的面龐瞧著格外清澈瑩然,哀哀說了些蘇大人情知從前釀下大錯,如今迷途知返,回來接她入京享福的話語。
不瞧蘇世賢臉色訕訕掛不住,青一陣紅一陣似打翻了胭脂鋪一般,陶灼華青綢髮絲映襯在臉側,掩住眼中森冷的恨意,拿帕子半遮粉面說道:“母親若是不信,大人儘可發誓,往後必會善待夕顏。若不然,夕顏弱女無依,又哪裡敢離開自己的家鄉半步?”
若是不發下重誓,大約陶灼華不肯乖乖隨自己走出青州府,蘇世賢見娟娘冷冷怒目、陶灼華又是殷殷期盼,為了蘇梓琴的前程與幸福,他無可奈何跪在陶婉如墳前懺悔一番,又發下若虧欠陶灼華,必定不得好死的誓言。
再瞧著陶灼華眉目疏淡、清澈瑩然,一幅隨時想要落淚的柔婉樣子,蘇世賢又暗忖是自己多心。只是再與陶灼華打交道,蘇世賢不由悄悄多了層防備。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那年那月蘇世賢春風得意,自謂得了長公主眷戀,亦曾在自己面前展在前程似錦的爛漫。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蘇世賢也學會了隱忍周旋。
明知陶灼華話裡話外有著為難,縱然自己灰頭土臉,他也認真發下誓言。望著陶灼華清塵若雪的一張臉
《灼華年》 第二十三章 誓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