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 引魂 (第1/2頁)
指令碼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叫魂”一詞可謂是人盡皆知,在地方上還有著多種叫法,比如喚魂、招魂、收魂、捉魂、槍魂、跳茅山等,很多學者認為魂魄一說應該是起源於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從因果輪迴之說中演變而來的,其實不然。
招魂,在文獻上最早見於儒家經典《禮記》中的《喪大記》,此外《楚辭》中傳說為宋玉所作的《招魂》也提到了這一點,但追溯其原始,卻是更加古老,應該是一種原始巫術,也算是原始醫術的一種,廣泛應用於生人的昏厥、『迷』『亂』、病危、初死等場合。
在這些場合中,最為常見的就是收小兒之魂。半個世紀之前,這種術法即使在城市中也是相當常見的。如遇孩子發燒、昏『迷』不醒,最簡單的處理辦法就是母親抱著孩子,撫『摸』他的頭,叫他的『乳』名,並喊著“寶寶回來吧”之類的話;如果不見效,還會採取一些帶有巫術『性』質的手段,比如燒紙錢、敲臉盆之類的儀式。
清人湯用中所著的《翼劂稗編》第二卷中,有一條“收神”的記載,講述的就是江蘇常州一帶民間的收魂方法:“世俗遇小兒驚嚇,夜臥不安,即以小兒貼身衣物置鬥中,炷香灶前拜祝畢,一人抱鬥呼其名招之歸,一人應曰‘來矣’。”
而近現代著名文字訓詁學家、南社詩人胡樸安在《中華全國民俗志》下編“江蘇”一章中也有這樣的記載:“小孩偶有疾病,則妄疑為於某地驚悸成疾,失魂某處。乃一人持小孩衣履,以秤桿衣之,一人張燈籠至其地,沿途撒米與茶葉,呼其名(一呼一應)而回,謂之叫魂。”
雖然全國各地的叫魂方式存有一些差異,但卻有著一些類似的地方,比如基本上都會用到失魂之人的貼身之物,尤其是衣服,這有點像衣冠冢,說明人的貼身之物和魂靈之間存有一些聯絡,或者說,衣服之上殘有靈魂的氣息。
如果今天崔金元能夠成功地說服看房的那家人,牧原要採用的方法也是大體相似的,但是因為對方的不配合,牧原就有點難辦了。而且這也是牧原第一次做這種事情,也不知道能否成功,但他已經別無選擇了。
三魂是指“天魂、地魂、人魂”,古稱“胎光、爽靈、幽精”。三魂之中,天魂為陽,主靈智;地魂為陰,驅行為;命魂又為陽,立根本。三魂相合,則就催發命運;三魂相嫉,七魄流競。也就是說,失去天魂,人會變得呆傻;失去地魂,人會行將就木;失去了命魂,七魄就會失去主宰,人會死亡。
在牧原看來,小女孩丟失的這一魂就是天魂,如今三魂失散,小女孩子的命運機理出了問題,於是七魄無法協調,才表現出發燒等症狀,如果不能及時送回天魂,小女孩可能會有生命危險,至少也會留下一個呆傻的『毛』病。
一眾人來到了庭院裡,牧原先讓崔金元給工人們結算了工錢,打發他們回去,這種事情,在場的人還是越少越好。
“松哥,尹浩,你們還要跟著嗎?”牧原問,“後面可能會折騰到很晚!”
“當然跟著了!”尹浩著急地說,“不能看戲就看一半吧!”
聽到尹浩的回答,牧原忍不住翻了個白眼,感情這哥們兒把他當成鬼片裡的一眉道長了,跑到這裡來看現場直播了。
“牧原,我們還是跟著吧,萬一有事,我們還能做個接應!”楊松也附和道,他知道自己幫不上什麼忙,不過跟在牧原身邊,他終究是能放心不少。再說,幼年的事情再次發生,他可不想半途而廢,浪費了這大好的機會。
“好吧!那你們就跟在我的身邊吧,一會兒我們上同一輛車!”
崔來寶走了過來,手裡拿著厚厚的一疊孔明燈,足有幾十個,看包裝還不止一種。
“牧原,不知道你到底用哪種,我就把店裡有的樣式都買了一些!”崔來寶倒是一點也沒有父親和叔叔那種誠惶誠恐的神態,對牧原的態度很是隨意,只是眉宇之間流『露』出一絲的興奮。
“隨便一種就可以了!”
牧原伸手拿起最上面的一個,小心翼翼地拆開包裝紙,慢慢地把孔明燈給展開了。崔來寶顯然是有所準備,他掏出打火機,準備著點火。
“不用了,今天的這個事不能用尋常的火!”
火屬陽,如果用了普通的火點燃孔明燈,小女孩子的天魂就無法附著在上面了。牧原一手拎著孔明燈,另一隻手攤開,魙火就從手掌中聚起,慢慢地飄進孔明燈之中。隨著火焰溫度的升高,孔明燈開始慢慢地升空,但只是升高了三四米就懸停不動了。
當所有人都懷疑孔明燈是不是出了問題的時候
《詭狩》 第057章 引魂(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