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華夏黎明》(三)區域 (第1/2頁)
虛無行者北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華夏黎明》遊戲最初開始的時代中,一個人類聚落平均人口是30至50人之間,基本上當聚落人口數量抵達50人以後,就到需要拆分建立新群體的時候了。
而在聚落完成拆分之後玩家可以進行選擇,是操控繼續留在原地活動的母邦,還是選擇前往其他地區定居的子邦。
當然子邦也不會走得太遠,至少在幾代人內海會和母邦有所聯絡,這樣的好處是如果哪個聚落出事,倖存者也有一個投奔的目標。
再過幾代人以後血緣已經非常淡薄,那昔日的母邦和子邦就可以聯姻,這種知根知底的聚落進行聯姻,總好過去找那些不清楚底細的聚落。
並且子邦前往定居的新地區,也不是現在才開始探索去找,而是許久之前就被聚落探索,乃至在這裡居住過一段時間,後來因為資源枯竭而遷徙離開。
等這時候子邦重新前往當地,基本上昔日枯竭的資源已經恢復,可以直接利用昔日的經驗來生存。
畢竟只要是玩過幾次這個遊戲,就會知道遊戲中需要儘量避免直接遷徙到陌生地區,這樣會有大量需要了解的資源資訊,平白給遷徙之路造成無數障礙。
而只要這其中出現一個不小心,就得拿寶貴的人命去為錯誤買單,很容易整個聚落都直接沒了。
當然也會事先再派遣哨探迴歸,一是確認昔日的資源恢復情況如何,二是確認當地有沒有被其他聚落佔據,如果有的話就只能另選目標了。
畢竟前面已經說過在這個時代,聚落之間是很少會爆發大規模衝突的,否則很容易導致得不償失。
遊戲中平均一季對應10年,所以玩家每玩完一個春夏秋冬的輪迴,就意味著遊戲世界中度過了40年。
玩家能夠在遊戲中透過重複行動,比如狩獵某種獵物多少次,採摘某種獵物多少次,製造某種石器多少次,從而獲得一定的熟練點獎勵。
接下來可以利用這些獲得的行動點,來為聚落髮明新的器物或技術,從而不斷攀升自己聚落的技術水平。
遊戲中第二個時代對應歷史上的新石器時代早期,也有一些人將其稱作裴李崗時代,這個時代是原始農業的萌芽期。
不過一開始原始農業的產量高不到哪去,所以必須依舊搭配其他生計來補充自己的營養,才能避免完全依賴農業導致餓死。
人類學中將食物結構裡農業產量低於6成的生計都稱之為混合生計,明朝晚期的女真人部落就屬於典型的混合生計。
與此同時隨著原始農業的萌芽,人群也從原先的流動逐漸走向定居,過渡態有一種階段就是季節性固定遷徙。
即雖然他們依舊會固定時間遷徙,但並不是朝著很遠的地方遷徙,而是隻在幾個固定的地方來回遷徙。
甚至為了省事在離開之前,會直接將不易搬運的陶器埋在房屋下,等下次重新回到這裡居住的時候,就挖開泥土把陶器給取出來繼續使用。
隨著對農業的掌握程度越發純熟,當飲食結構中60%來自農業時,便會從新石器時代早期進入新石器時代中期。
歷史上新石器時代中期也被叫做仰韶時代,原因嘛一方面是因為中原中心論,另一方面則是仰韶文化至少在前中期時,確實是這個時期東亞最為強勢的文化。
仰韶農人率先實現了人口爆炸,從而開始向四面八方適合開墾農業的土地遷徙,尤其是那些舊石器時代不適合居住,但新石器時代滿足居住條件的地區。
雁北區和甘青區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仰韶農人開墾從而出現高複雜性文化,使得當地也出現了能被識別的地域文化。
其中那批向甘青區開拓的仰韶農人,象徵著漢藏語系在考古上的分離,也即是說他們屬於藏緬語支使用人群的祖先。
這群人基本上是在廟底溝一期時西進的仰韶農人,經過藕斷絲連的石嶺下文化後,以馬家窯文化為代表的西北彩陶文化誕生標誌正式分離。
至於留在中原區的仰韶農人,能夠根據早中晚劃分為3個時代,分別是仰韶早期的半坡文化,然後是仰韶中期的廟底溝(一期)文化,最後是仰韶晚期的西王村文化。
即便是鍾善澤這個不懂東亞新石器的人,對半坡這個名詞都記憶猶新,因為曾經他上初中的時候,新石器時代只介紹半坡和河姆渡兩個文化。
仰韶文化確實對後世影響深遠,可與它在教科書中並列的河姆渡文化,相對來說就顯得不是那麼能打。
因為河姆渡文化不存在確定的後繼者,
《虛擬造物主》 第六百九十一章 《華夏黎明》(三)區域(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