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頁)
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出生的人自動登記成為選民後,1955年共有30萬選民,六成說華語和華族方言。選民所用語言其次是巴剎馬來語,最後才是英語。在各民族混雜的群眾中,聽得懂巴剎馬來語的人最多,聽得懂英語的人最少。說英語的是新加坡社會的上流人物,接近權力中心,但是選票有限。在街頭和空地舉行群眾大會時,演講者站在羅厘或小型貨車上,使用揚聲器和臨時安裝的喇叭講話,靠電燈照明,在華族和說馬來語選民佔多數的地區吸引了大批群眾。1951年選舉時那種高談闊論而沒有實際行動的政治把戲,從此一去不復返了。
我得到的一個寶貴經驗,是到丹戎巴葛最古老的地區進行競選活動。丹戎巴葛是新加坡碼頭住宅區,碼頭工人、三輪車伕以及做他們生意的店主,都聚集在這裡;鴉片窟也集中在這裡。我訪問了填海路新加坡海港局馬來日薪工人宿舍這些地方。到處都是木屋,沒有汙水處理設施,沒有排水系統,臭氣熏天,使人受不了,我一到這個地區就想嘔吐。但是在這些家庭裡,馬來領袖們有一個聯絡網,使馬來人成為關係緊密的社群。有人介紹我認識當地的巫統領袖,他很快就讓我會見了住在那裡的幾百戶人家的主要成員。他們答應把選票投給我。
在納喜士街和在現在丹戎巴葛坊所在地通往納喜士街的各條道路上,是一排排破舊簡陋的店屋。這裡也是一片骯髒敗落的景象。每到這裡,我也會作嘔,回到家裡光洗手不行,非得衝個涼把衣服全換過,才能坐下來吃飯。
最能使說華語或方言的人們激動起來的課題,是華族文化以及需要透過華校來維護華族傳統。這不是什麼無產階級問題,是不折不扣的沙文主義。但是共產黨人知道,這些問題能觸動華人的心絃,把群眾爭取過來。他們拼命在這方面下工夫。在過去的立法議會選舉中,演講者講話軟弱無力,不慍不火,內容枯燥乏味,既無感情,也沒說服力。他們通常講英語,否則就是馬來語,偶爾才譯成不同的華族方言。這回華族演講者使用自己的方言福建話、廣東話、潮州話毫不費力就引起了聽眾的熱烈反應。他們口若懸河,借用成語、比喻和傳奇故事以古喻今。他們熱情洋溢,向聽眾宣揚中國的偉大前景,使聽眾為之動容,精神為之振奮。對新加坡華人來說,局面完全改觀了。
魁力四射的人物
在這次選舉中,林清祥崛起成為善於打動人心的演講者。他年紀輕輕,長得清瘦,個頭不高,娃娃臉,說起福建家鄉話來媚媚動聽。姑娘們對他崇拜得五體投地,尤其是在工會里的。除了華族文化,他的話題是工人受到蹂躪,帝國主義者陰險惡毒,緊急法令限制了群眾的權利、言論和結社自由。他在最初兩次大會上演講的反應是冷場,過後就一帆風順,一講話總是引起熱烈的掌聲。到競選活動結束時,在人們眼裡他已經是個魁力四射的人物,是新加坡政壇不容忽視的人物,更是人民行動黨內不容忽視的人物。
方水雙也在群眾大會上演講,但不像林清樣那樣能使人如痴如醉,他也沒有像林清樣那樣的魅力。他的條件比較差。為了儘量使群眾聽懂,他非說福建話不可,因為福建社群是新加坡人數最多的華族社群,結果說其他方言的人也聽得懂福建話;但是他跟我一樣,也是客家人。用華語演講者只能以35歲以下上過華校的聽眾為物件。我當時在拼命學華語,但開過競選大會之後才知道,就算會說也不行。對於學福建話,我有點猶豫。許多聽眾聽得懂的另一種語言是巴剎馬來語。〃巴剎馬來語〃是混雜語,但是各民族都聽得懂,它也是跟馬來人和印度人做生意的唯一語言,只是表達能力有限,很難用來打動聽眾,感染力不強。
在這次競選過程中,人們前來幫助我,是因為他們對我印象好,希望我獲勝。大約20名郵政書記在工會領袖領導下,接連多天坐在歐思禮路我家前面的走廊上(那是四名人民行動黨候選人的競選總部),為我的競選宣言寫上地址,以便分派給選民。在丹戎巴葛區,郵差替我進行拉票活動,沿戶分發傳單。一些團體,如販商公會,也協助我們。一些在巴剎裡賣雞鴨的販商公會會員,曾經因為在華人新年期間把過多的雞鴨塞進綁在腳踏車上的簍子裡,被警方控上法庭。我請求推事饒了他們,因為這是農曆最重要的節日。結果他們都被罰得很輕。
但最熱烈支援我的是客屬總會和它的屬下團體,如茶陽會館,那是來自廣東大埔的客家同鄉的會館。我記得一些完全陌生的店主到歐思禮路來表示願意幫忙,他們是大埔客(其中一個年紀比我大,卻叫我〃叔叔〃)。在我看來,他們除了希望分享我的光榮之外,
《風雨獨立路-李光耀》 第2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