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夢醒墓前客 (第1/2頁)
甘莊柳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卻說武勝軍承宣使吳用,忽一夜,夢見宋江扯住衣服說道:“軍師,我等以忠義為主,替天行道,於心不曾負了天子。今朝廷賜飲藥酒,我死無辜。身亡之後,葬於楚州南門外蓼兒窪深處。軍師若想舊日之交情,可到墳塋,親來看視一遭。”吳用要問備細,撒然覺來,乃是南柯一夢。
吳用對宋江是有真感情的。他在宋江身上給予了很大希望。希望他帶著自己實現讀書人的願望:進入朝堂,封妻廕子,光宗耀祖。這是每一名讀書人的理想之路。但是,他還是選錯物件了。
他的人生理想,肯定有諸葛亮的影子。諸葛亮在一個亂世,遇到了三顧茅廬的明主劉備,於是建功立業,揚名天下。吳用也想這麼做,將一生所學,付之明主。然後,在明主身側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但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歷史可能重演,但不可複製。諸葛亮的路,他吳學究註定了是走不通的。因為,他在一個錯的時間,遇到了一個錯的人。
宋江何許人也?胸無大志之人。只想當個公務員,至於能不能提個副科,他都無所謂,更不要說和想匡扶漢室的劉備相提並論了。
劉備的理想是什麼?這是很明確的,《三國演義》開篇即交代:“那人(劉備)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行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這裡說的“大志“指的是什麼呢?後文接著寫道:“玄德幼時,與鄉中小兒戲於樹下,曰:‘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叔父劉元起奇其言,曰:‘此兒非常人也!’”這裡就很明確地寫出了劉備的理想“我為天子”,他是想當皇帝。
而宋江只想當個公務員。您說,這兩人怎麼比?所以說,諸葛亮的路,他吳學究註定了是走不通的。因為,他在一個錯的時間,遇到了一個錯的人。
再接著說。吳學究夜夢宋江遺言,淚如雨下,坐到天亮,寢食不安。次日,便收拾行李,徑往楚州來。不帶從人,獨自奔來。到了楚州,聽到的訊息果然是宋江已死,當地人民無不嗟嘆。嘆什麼?嘆什麼的都有,有嘆人生不公的,有嘆人心險惡的,也有嘆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等等。
吳學究不管楚州的嗟嘆共分幾類,只想早早購買祭祀之物,直至南門外蓼兒窪,尋到墳塋,哭祭宋公明。找到了,一個活生生的人變成一個土堆,誰都會悲上心頭。於是,大哭道:“仁兄英靈不昧,乞為昭鑑!吳用是一村中學究,始隨晁蓋,後遇仁兄,救護一命,坐享榮華,到今數十餘載,皆賴兄長之德。今日既為國家而死,託夢顯靈與我。兄弟無以報答,願得將此良夢,與仁兄同會於九泉之下。”言罷,痛哭不止。
忽聽身邊哭聲又起,抬頭一看,正是小李廣花榮從船上飛奔到於墓前。見了吳用,各吃一驚。吳學究便問道:“賢弟在應天府為官,緣何得知宋兄長已喪?”花榮道:“兄弟自從分散到任之後,夢見宋公明哥哥前來扯住小弟,訴說:‘朝廷賜飲藥酒鴆死,見葬於楚州南門外蓼兒窪高原之上。兄弟如不棄舊,可到墳前看望一遭。’因此,小弟別了家眷,急忙驅馳,星夜到此。”
吳用道:“我得異夢,亦是如此,與賢弟無異,因此而來看探墳所。今得賢弟知而到來在此,最好。吳某心中想念宋公明恩義難報,交情難捨,正欲就此處自縊一死,魂魄與仁兄同聚一處,以表忠義之心。望賢弟看見我死之後,葬我於此。”
花榮道:“軍師既有此心,小弟便當隨之,亦與仁兄同盡忠義。”
吳用道:“你如何也行此義?”
花榮道:“小弟尋思宋兄長仁義難捨,恩念難忘。我等在梁山泊時,已是大罪之人,幸得招安,北討南征,建立功勳。今已姓揚名顯,天下皆聞。朝廷既已生疑,倘若被奸謀所施,必受刑戮,那時悔之無及。如今隨仁兄同死與黃泉,也留得個清名於世,屍必歸墳矣。”
花榮所言,其實也正是吳用想說的。吳用道:“賢弟,你聽我說。我已單身,又無家眷,死卻何妨?你今有幼子嬌妻,不必如此!”
花榮道:“此事不妨,家裡所存,足以餬口。妻室之家,亦自有人料理。”
兩個人大哭一場,準備雙雙懸於樹上,自縊而死。
忽聽一人喝道:“二位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二位抬頭一看,大吃一驚,抬頭一看,見是我李鐵牛。吳用罵道:“我以為是誰,原來是你這個黑賊!嚇我一跳!”
我說:“兩個糊塗蟲,死都不怕,我喊一聲,能嚇你一跳!?”
花榮道:“鐵牛,哥哥面前不得無禮!我們以
《梁山不老》 第27章 夢醒墓前客(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