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爭鳴大會開始(六千) (第1/4頁)
如霜長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許昌學院的古樸校園內,劉耀的目光沉穩而深邃,掃過在場每一位的臉龐。
“諸位同仁,百年樹人,教育為本,乃是國家興衰之基,學府之榮光,亦牽動著萬千黎庶之心。此事之重,萬不可等閒視之!”
“我們皆心知肚明,掌控學府之權柄,無異於執掌未來之舵。這其中的分量,何其沉重。”
談及漢室舊制,三公九卿之中,太常卿一職,乃掌天下學府之牛耳。
而今,此位恰由那位以迂腐著稱的孔融孔文舉所居。
試想,若讓這位老夫子主掌‘許昌學府’,不消三年五載,儒學必將如日中天,而其他百家之言,恐將黯然失色,百家爭鳴之盛景,也將化為泡影,不復存在矣!”
所以為了避免儒家一家獨大,劉耀便選擇將學院獨立出來,重新設立體系,不在朝廷之內,但是卻在掌控之中。
劉耀計劃設立幾名校長,管理學府,以後就是學府的精神領袖。
為了避免一家獨大,盧植、皇甫嵩、蔡邕三人將會成為新的校長。
職位則是設立為太師。
太師、太傅、太保,本是周代三公,輔佐天子,位高權重,非宗室重臣不能擔任,秦時廢除,漢代復立,卻喪失了權利,成為一種榮譽官職。
太師之下,劉耀計劃再設立幾位官員,用於管管理學府。
太史一職,管理學府的檔案、文宗,以及學生的招募、考試、升級、畢業、分配……各種事宜!
太祝一名,掌學府膳食之要,統轄數座食堂,精選時令鮮材,延聘頂尖廚藝,誓讓全校師生,餐餐飽腹,口口皆贊,滋味盈心!
太宰一職,司學府財資與營建之務,穿梭於金銀之間,籌謀學府血脈暢通,又兼理校紀嚴明,遇那頑皮不羈之徒,手握懲戒之權,以正學風!
庭尉一位,領精銳甲士,屯兵學府周遭,護學府安寧,如銅牆鐵壁,不容絲毫侵擾。遇緊急情況,可先斬後奏,雷霆手段,確保學府一方淨土,安然無恙!
太學府內,博士之位虛席以待,廣納百家之精英,甄選那些學識淵博、才情橫溢、品德高潔、心懷責任,且樂育英才之士,以擔綱傳道授業解惑之重責。
至於學府中的官員們,他們身居簡樸卻地位尊崇之境,超然物外,不染塵埃,更享有幾項非凡特權:行路之時,眾人避讓;俸祿之領,先於百官;偶遇權貴,無需跪拜;出行之際,暢通無阻。一言以蔽之,此間一切,皆以教化育人為本,萬物皆要讓其三分。
而蔡邕、盧植、皇甫嵩三人,基本上全都是和自己自一心的。
只要自己還姓劉,那他們就會一直跟隨自己。
而許昌書院也是一直把持在自己的手中。
在那些沉浸於書卷墨香計程車子心中,“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訓誡如同烙印般深刻。
待到這些寒窗苦讀的學子羽翼豐滿,不論是踏入仕途,成為廟堂之高的一員,還是執劍披甲,統領千軍萬馬征戰四方,即便日後功勳卓著,光芒萬丈,他們心中那份對師長的敬重,對大漢王朝的忠誠,卻如磐石般堅定不移。
須知,是朝廷以無私之姿,灌溉了他們的智慧之田,賦予了他們展翅高飛的羽翼。若有人妄圖背離這份恩情,以叛逆之行挑戰皇權,那便是違背了天地倫常,是對師恩的背叛,對先祖榮耀的玷汙,必將遭致天下人的共同唾棄與討伐。
如此,朝廷自能立於不敗之地,牢牢握緊道德的制高點。而那座位於許昌的學府,將會成為孕育未來之星的搖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精心培育著每一顆潛力無限的種子。
二十年光景匆匆流逝,許昌學府的學子們如同繁星般散落天下,無論是朝堂之上,還是江湖之遠,各行各業之中皆有他們的身影,他們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書寫著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這所學府,已然成為了帝國不可或缺的人才庫,見證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才俊的成長與蛻變。
而大漢的江山也會是因為他的存在而更加穩固。
……
緊接著,一場匯聚百家智慧的盛會即將拉開帷幕。
此刻,許昌古城內已是人聲鼎沸,諸子百家的學者如繁星般匯聚,至少數千之眾,他們之中,不乏風華正茂的青年才俊,更有那胸懷經緯、堪為王佐的智者。
劉耀的目光,正是鎖定在這批即將閃耀的群星之上。距離那盛會啟幕,僅剩三日之遙,而冬日的寒風,也悄然在古城內外遊走,添了幾分肅殺與冷峻。
《三國:萬倍返還,主公我絕不私藏》 第364章 爭鳴大會開始(六千)(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