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大眼目 (第1/2頁)
凡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兄弟倆講得頭頭是道,眾人聽了無不歎服:“大禹真是睿智博通啊,竟能琢磨出這法子。”
“關於大禹開徵貢賦的妙策由來,我倒是聽說過一則小故事。”少姝抿嘴笑。
“還有故事,少姝你說說看。”王文娟也不泛困了,催促道。
“話說禹有了疏導治水之法,糧物補給上卻仍是犯難,連日陷在苦悶中。不知是上天啟示,還是巧合,他見一隊螞蟻馱著食物、排著長隊打腳邊而過,便俯下身子,百無聊賴地用一根小木棍將一隻螞蟻撥離了隊伍,將它扛的糧食弄掉。這隻小蟻拼命找糧,找到了,重新背起,又回到了隊伍當中。禹不無感慨,‘弱小如斯都懂得囤糧,且自覺有序啊’,他身旁的隨行卻道,‘怕也不全是自願吧!是那深居穴中的蟻后定下的‘規矩’,找來的糧食不能獨享,要囤積起來支配,若蟻后餓了肚子,產不下後代,蟻族眼看就要衰敗而亡’,就這樣,螞蟻運糧給了大禹啟示:治水所需用度,亦應在各部族之間強制分攤,定期供應,如此方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於是,治水到了哪裡,他就把評田定產、開徵貢賦的辦法推行到了哪裡。”
少姝輕輕巧巧地說完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氣氛很是微妙。
“這……未知真假,不好說,不好說。”子默憋著笑。
“有什麼不好說的,這不正是你們哥哥常掛在嘴邊的——以造化自然為師?聖賢亦概莫如是,”王文娟似聽得有滋有味,“我寧願相信是真的,等小羲大些了也說於他聽,只不知那‘隨行’為何人,伯益?皋陶?還是后稷?”
少姝報以率真地甜笑:“嫂嫂相信就好,我也願意相信。”
少嬋在旁邊直搖頭,忍不住調侃道:“少姝豈止相信,你適才信誓旦旦的口氣,就彷彿是親眼見過大禹的真人真面似的。”
“不虧是‘想入非非’姑娘,每叫我等大開眼界,自嘆弗如。”少妍也冷不丁地插來一句。
“嗐,怎麼又說起這個來。”少姝無可奈何地一攤手,砸了砸嘴,嘴角梨渦時隱時現。
子猷長嗽了一聲,大家才重又靜下來。
他開口便是蕩氣迴腸:“禹開貢賦已近三千年了,集眾合力,為民謀福,《禹貢》一篇讓我們懂得了何謂‘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句:出自《尚書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意思是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根本穩固了國家才會安寧。)
雖無關乎時局,見兄長議及與國政多少有點牽連的話題,很是少有,子獻從剛剛起就開始興奮,急不可耐,想把心中的話都傾述一番:“子曰:苛政猛於虎也。武帝開朝以來所定之‘戶調製’,田租每畝每年納粟4升,每戶每年納絹2匹、綿2斤,租調之外,不再以其他名目擅自徵收,體恤勞苦,休養生息,殊為德政啊。”
(“苛政猛於虎也”:出自《?禮記檀弓下》。)
(戶調製:亦稱“租調製”,漢末時期,曹操曾釋出過一條律令,令曰:其收田租,畝四升;戶出絹二匹,棉二斤而已,他不得擅興發。“戶調”這一稅名從曹魏起成為定製,屬於一項重要的稅收改革,與之前兩漢實行的田租制相比,上繳額度要低,如兩漢田租制明確規定百姓不但要上繳田租,還要上繳芻稅和稾稅,曹魏為天下蒼生計,廢除了二稅,為恢復生產,為後來滅蜀,更為後世四百年之田租徵收方法,奠定了基礎,從歷史長河的角度看,成就斐然。)
子猷微笑起來,示以沉默的讚賞。
少姝則睜大了眼,光聽子獻說話,亦能感到他心中熱血沸騰。
“此一‘貢’字,實乃該篇之大眼目也。古來學究多解為‘貢賦’之貢,如子獻所言,然“貢”字之本義,據《說文》貝部解為‘獻功也’,其意與貢賦尚有分別,不可不察。”子猷讀書,真是“摳”到了字斟句酌的地步,且潛移默化地將這頑習帶到了學生們身上。
(眼目:眼睛面目,在此喻義理關鍵之處。)
“是了,此‘貢’字確與彼‘功’字迭韻。”王文娟會心地低吟,“大禹之功,德澤華夏,照徹山水,萬古流芳呵!”
(《說文》:《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是由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編著的語文工具書著作,是中國最早的系統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語文辭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見此,子獻冒出個點子來,興致勃勃道:“嫂嫂頭回上山來,節會人多事忙,走馬觀花,想來也沒看得
《少姝的山水》 第18章 大眼目(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