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英國的希望 (第1/3頁)
時空寡頭koen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245章 英國的希望
在教皇國完蛋之後,原本保守黨英國教會很快就被有樣學樣的英國王室掌握在了手中,作為最後一個獨立的西歐國家,征服者威廉建立的金花雀王朝的中央集權程度比西歐的德法意三國要強多了。
英王愛德華死後無嗣,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於1066年率軍入侵,同年10月進入倫敦,加冕為英王威廉一世,史稱“征服者威廉”,諾曼王朝由此建立。諾曼征服加速完成了早已開始的封建化過程,封建生產方式基本確立。威廉征服英國後,宣稱自己是全國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大量沒收盎格魯-撒克遜貴族和自由農民的土地,把全國可耕地面積約1/6和山林面積約1/3據為己有,其餘的分給他的諾曼親信和隨從,並根據分封土地的多少,授以貴族爵位。教會也由諾曼人接管。威廉一世的封臣再將自己的封地分成小塊,分賜給自己的附庸。透過分封土地,建立起一套嚴密的封建等級制度。威廉不僅要求自己的直接封臣宣誓效忠,要求封臣的封臣也對他效忠。
穿越眾來的前兩年年,威廉派出大臣到全國進行調查,編成土地調查書(亦稱土地清丈冊),詳細記載每郡多少土地屬於國王,多少屬於領主,各領主又有多少附庸,每個莊園有多少土地、牧畜,多少自由農民、依附農民、奴隸,多少森林、草地、牧場、磨坊、魚塘等,領地上有多少貨幣收入。編制清冊的目的。是為了讓國王詳細掌握封臣的財產狀況,從而要求他們嚴格履行封建義務。人們害怕這種調查,感到象是面臨末日審判一樣,因此調查清冊被稱為《末日審判書》。據這次調查,英國當時的人口約150~200萬,貴族約佔4%,自由農民佔12%,農奴及其他依附農民佔70%以上。
這表明諾曼征服後。農奴制迅速發展了。在地方上,國王的權力主要透過各郡郡長貫徹。郡長由國王任命並直接管轄。為商討國家大事,國王組織樞密院,該院當時又稱元老院或國王法庭。諾曼王朝透過以上措施,建立起比法國更加強大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這是英國封建制的一個重要特點。強大的王權得到中、小封建主、教會和富裕市民階層的廣泛支援,他們要求得到王權的保護。大封建領主反對王權過於集中,但他們封土分散。難以割據一方、同王權對抗。
諾曼征服後,在分封的領地上到處都出現封建莊園。封建莊園是英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經濟單位,領主是莊園裡握有全權的最高統治者。莊園土地通常包括領主直接領有地、農奴份地和森林、牧場、池沼等公用地3部分。勞役地租是主要剝削形式。大部分農民淪為真正的農奴。農奴在英國叫做維蘭,擁有15~30英畝份地,為領主服勞役;此外還有邊農、茅舍農和奴隸。英國社會封建化的過程是漫長、緩慢、不徹底的,保留了較多的前封建殘餘。莊園裡還有不少自由農民。大封建領主的勢力不如歐洲大陸一些國家封建主勢力強大,封建制度的解體也比其他國家早。這是英國封建制度的又一特徵。
未來的英法百年戰爭的起因就是王位繼承權引發的糾紛。英國國王因為同時是法國諾曼底公爵。娶了法國公主,那麼就有在法國卡佩王朝絕嗣之後繼承王位的合法性,卡佩王朝的遠支親戚瓦盧瓦伯爵也有同樣的繼承權,因此爆發的爭奪統治權的戰爭也就無可避免了。
在教皇指望英王亨利一世挽救教皇國命運的時候,亨利一世就看到了教皇國不可挽回頹勢,沒有落井下石的直接接受教廷的財產就足以說明他的虔誠和謹慎了。雖然此時的英國仍然據有諾曼底和安茹等法國大封建主的領地,但是在法理上,亨利一世還是法王路易六世的封臣。當教皇國下令讓亨利一世帶領軍隊前往羅馬救駕的時候,亨利一世僅僅帶了不到1000人的軍隊親自前往威尼斯集結。
這一舉動不禁沒有觸怒路易六世,也沒有人可以指責他不虔誠。因為這一千人都是騎兵。沒有侍從的騎士也是騎士,戰鬥力也是有保障的,但是很難再有可能爆發的羅馬戰役中發揮實力守住城牆,親身赴險更是讓教會沒有話說。
這種奸猾和算計也算是一個合格的君主,比起他父親征服者威廉也差不了多少了。
此次香巴尼事件之後,英國看到了機會,如果富庶的尼德蘭能夠成為英國的盟友,那麼在有華夏帝國後臺支援下的卡佩王朝面前保住自己在法蘭西的領土就很有希望了。
英國此時算上諾曼底和安茹等地僅僅只有300萬人口。雖然面積超過了法國國王的領地,但是綜合實力還是一個弱國。卡佩王朝雖然定都巴黎,但是實際上最大的經濟來源是
《第一日不落帝國》 第245章 英國的希望(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