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頁)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然也是出於“天理”。接下去,他繼續闡明日本何以能夠征服“###”(即中國):
詳察世界地理,可知萬國,是以皇國為根本矣。皇國,確為萬國根本。願論其詳。
由皇國而征服外國,順勢而易取;而外國欲攻皇國,逆勢而難攻。之所以皇國易出而他國難進,事出有因焉。當今之世,國土最遼闊,物產最豐饒、兵革最強盛者,首推###國,豈有他哉。###國雖與皇國比鄰密接,而欲傾全國之力加害皇國,###則無良策矣。若有強梁君主興師動眾入侵,如元朝忽必烈動員全國兵力來犯,而皇國則絲毫不足懼之,而彼國卻自招損失。故一度來犯,不敢再三,此不待費詞矣。而皇國征伐###,若能進退有節,不過五年七年,彼國必定土崩瓦解無疑。因皇國出兵固需不少軍費,而彼國卻勞民傷財甚巨,必不堪也。且其國人必暈頭轉向,疲於奔命,莫知如何。故皇國若要開啟他國之門,必先以吞併###為肇始。如上所述,###以其強大,猶不足與皇國為敵,況其他夷狄乎!此皇國天然具備混同世界之形勝也。故此書首先闡明攻取###之方略。只要###入我版圖,其他如西域、暹羅、印度亞國,咿裡呱啦,茹毛飲血之徒,必漸漸敬畏我之威德,低首下眉,甘稱臣僕。是故由皇國來混同世界萬國,非難事也。(第50~52頁)
同時,佐藤信淵也懂得,僅僅這些還不足以成事,他指出:“欲經營域外,必先強盛內地,若其根基不牢,即便枝葉繁茂,亦有摧折之患。故需講清日本全國之地理,闡明山海之形勢。”他提出了建立新的以“王都”為中心的全國行政區劃方案,認為當時的江戶是建立王都的理想之地,江戶應改稱為“東京”(後來江戶果真改為東京),而浪華(今大阪)則為“西京”,作為“別都”,此為東西兩京,然後設立十四省府。認為這樣一來,全日本即可令行禁止,“征服他邦”之事才能提上議程。“東西兩京既設,《經濟大典》之法既行,全國人民既安,物產開發,財貨多貯,兵糧滿溢,武器銳利,船舶充足,軍卒訓練有素,而後方可興海外之事也。”
接著,佐藤信淵進一步論述瞭如何“攻取”中國的方法和步驟——
經略他邦之法,宜從薄弱處攻取。當今世界萬國之中,皇國最易攻取之地,非###國的滿洲莫屬。所為何也?滿洲之地,與我日本之山陰及北陸、奧羽、松前等,一水之隔,凡八百餘里,相對而望,可知滿洲為容易侵擾之地。侵擾時應以防備薄弱處下手,西有防備時則擾東,東有防備時則擾西,如此必令它東西奔走相救。在左奔右走之間,必可窺知虛實強弱。而後可避實就虛,避強攻弱。未必動用大軍也,暫時可以輕兵騷擾之。滿洲人有勇無謀,###人膽小怕事。稍有敵情,則興師動眾,令人困馬乏,財帛糜費,不待言也。何況由###王都至滿洲海岸,復來往去,沙漠遼遠,山巒險峻。所以皇國征討之,僅隔一百六七十海里,如順風揚帆,一晝夜可抵達南岸。無論由東還是由西出發,舟行均甚為順暢。若###人以大眾防守,我國軍士則窺其空虛之處,乘虛而入,即取之也。如此,黑龍江地區,將悉為我之所有。得黑龍江諸地後,宜施產靈法教,大施恩德於北方夷人,使之撫納歸化,對彼之夷狄行使皇國之法,撫納統轄而逐漸向西滲透,則取得混同江(指松花江——引者注)一帶亦容易也。再得吉林城時,則###、韃靼諸部必聞風而動,依附歸順焉。若有桀驁不降者,則興兵討之,此亦易如反掌也。韃靼既定,盛京(今瀋陽——引者注)亦危在旦夕,###全國必為之震動。故皇國征討滿洲,成功雖或早或晚,但終歸皇國所有,此乃必定無疑也。且不僅取得滿洲,###全國之衰微亦自此而始。
數百年前日本民間文化人的(4)
既已取得韃靼,朝鮮、###隨後可圖。茲述其詳。滿洲之最北端,有條大河,名曰黑龍江。此大河入海之處,與我蝦夷之唐太島僅十餘里海水之隔。此處距###的王都北京城七百里,如飛腳疾走,凡###十日即可到達。然至###以此地為樞要,在名曰齊齊哈爾之處構築城池,由###北京派來將軍一名,率軍卒鎮守。故唐太島北部,###人居住者不少。彼處位於北極出地五十五度之外,氣候寒冷,穀物難生。土人以魚類、鳥類、草根、樹皮等為食,與我蝦夷人無異。又軍士之食糧,又須自###內地遙遙搬運來,常以食物缺乏所困。故此地喜愛米穀甚於金玉。而我奧羽及古志等諸州,盛產米穀,常以食之不盡至腐爛為憂。以有餘而濟不足,符合產靈之法教也。今運送北州之餘米,儲藏於蝦夷諸
《日本對中國的文化侵略 叢書》 第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