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2章 知道我是誰嗎 (第1/4頁)

江中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清晨的陽光將凝結在枯草上的霜變成了露珠,溫彥博強忍著因為飢餓造成的眩暈走出了氈包。他緊了緊腰間的草繩,好讓肚子不再餓得難受。

他穿著的不是袍子,而是在一塊破氈子的中間挖個洞之後套在身上的,沒有衣帶沒有扣袢,只在腰間用一根自己編的草繩子紮緊。

破氈子的裡面是一身破爛的袍服,破成布條的袍服下襬上依稀能看到織錦花紋,這說明這破爛的袍子原本應該是一件官袍。

一陣寒風吹來,溫彥博立刻打了個寒顫停在氈包門口,而一群小羊羔卻咩咩的叫著從溫彥博雙腿間跑出氈包,小羊羔們一邊蹦躂著一邊奶聲奶氣的叫著鑽到母羊的肚子下面。

昨夜寒風呼嘯,氈包旁羊圈裡的小羊羔兒們被凍的咩咩咩的叫個不停。如果任憑這些小羊羔兒這麼叫下去,怕是用不了多久就會招來餓狼,即使狼不來這些小羊羔子怕是也要被凍病。

在草原上,不論是人還是牲畜,只要得了病都是靠兩種手段“治療”,一是硬抗二是聽天由命。換句話說,這年月生活在草原上,最好別得病,萬一得了那就等死吧。

小羊羔子們高一聲低一聲叫的扎心,氈包裡的溫彥博實在聽不下去了,於是他開啟了氈包的門將小羊羔們放了進來。

這些羊跟著溫彥博久了,個個似乎都通了人性,那些大羊用頭把小羊頂進氈包而它們自己卻不進來。溫彥博的氈包很小,只夠住兩個人的。小羊們進了氈包就沒大羊的地方了,所以那些大羊只把頭縮排毛裡然後一個挨一個在避風處擠成一團,大公羊都擋在最外面,那些有羔子的牧羊在最裡面。這幅場景讓溫彥博頗為感慨。

溫彥博挨個摸了摸大羊,直到確認沒有被狼叼走一隻,也沒有一隻凍死凍病的之後,他才鬆了口氣。但這種輕鬆沒持續多久,他的雙眉又皺了起來。

武德八年,突厥入侵,身為幷州道行軍長史的溫彥博,隨行軍總管張瑾出兵抵禦。八月,唐軍在太谷戰敗,溫彥博被突厥俘虜。頡利可汗知道他是大唐皇帝近臣,向他逼問唐朝兵力虛實。溫彥博堅貞不屈,不肯吐露,於是頡利可汗將他和他的侍從流放到陰山下,命他們放羊。

武德八年的冬天來了,溫彥博的侍從一個接一個死去,只有他熬過了冬天等到了春天。可如今,冬天又要來了。溫彥博不知道靠自己一個人還能不能熬過這個冬天,他的心頭自然而然的浮現出一個小小的身影。

從武德九年的春天開始,那個突然出現在溫彥博眼前的叫做巴臘琴的草原小姑娘,讓溫彥博的流放生活有了一些溫暖。

那小姑娘教會了溫彥博很多在草原上活命的技巧,而溫彥博也教了巴臘琴很多漢家詩歌和禮儀。小姑娘很善良很開朗,但算不上很聰明,所以溫彥博總會把詩歌的原文改的比較淺顯易懂,這樣一來巴臘琴就你能記得住。

流放生活除了苦寒之外,最讓人難忍的就是寂寞。所以每當巴臘琴用清脆的聲音吟誦著呱呱飛過一群鴨的時候,溫彥博就特別的開心,笑得也特別的爽朗。

隨著相處的時間長了,溫彥博知道了巴臘琴的身世,於是越發疼愛這個懂事又堅強的小姑娘了。而巴臘琴也把溫彥博那座小小的氈包當成了自己的家。

此時,溫彥博站在氈包前眺望著遠方,他希望巴臘琴能夠像往常那樣出現在眼前。可是溫彥博知道,他可能再也見不到巴臘琴了,因為看守溫彥博的突厥十人長告訴溫彥博,巴臘琴的阿爸要用巴臘琴換過冬的糧食和食鹽。

十人長問溫彥博有沒有足夠的物資,如果有他可以幫忙把巴臘琴換過來。但是溫彥博真的什麼都沒有,他連自己能不能熬過這個冬天都不知道,哪裡還有多餘的物資呢。

溫彥博失望的嘆了口氣,心中是無限的失落和悲傷。如果這是在大唐,溫彥博只需說句話就可以改變巴臘琴的命運。可惜這裡是草原,溫彥博自己的命還捏在別人手中,他就算有心想幫巴臘琴也沒這個能力。

溫彥博轉身開啟羊圈,羊兒們咩咩叫著跑到草灘上大口吃起了草。冬天快來了,羊兒們也知道要吃的飽飽的,好讓自己的身上的毛和脂肪更厚實一些,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頂住寒冷的冬天,才能不被那能把牛馬吹上天的白毛兒風吹跑。

羊兒們很懂事,基本不用溫彥博去管,所以溫彥博有時間為自己弄些吃的。

氈包內要多寒酸有多寒酸,幾張鋪在地上的羊皮就算是床和鋪蓋了,三塊石頭架著一口鐵鍋就是做飯的灶了。

鍋裡只有幾塊巴掌大的黑乎乎硬棒棒的乾肉,溫彥博拿起一塊送

《大唐小白》 第32章 知道我是誰嗎(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