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十九章 科技佈局 (第1/2頁)

跨越時空的野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一早,許東先去了碼頭造船廠,組織改裝船的試航。第一艘試航的船是蛟龍號,這是用穿越來的氣墊艇改裝的,屬於許東最大的秘密。

考慮了一番後,許東感到吳東是第一批跟著自己的人,一貫忠誠,而且幾次使用現代推進器,對於許東帶來的神奇物品有些思想準備。於是,便決定讓吳東跟自己去試航。

來到蛟龍號旁,先拉開一層木質的滑門,便露出了原來氣墊艇的合金艙門。許東一按指紋解鎖,進入了氣墊艇內部。然後指揮吳東掀開艙面的帆布,露出太陽能電池板。隨後啟動發動機,在螺旋槳的推力下,蛟龍號緩緩離開了碼頭。

離開港口,許東慢慢加速,不一會兒,蛟龍號的速度就提升到了15節,將近每小時27公里。加了木殼後,不可避免地損失了一些速度,最大船速從20節降到了16、17節左右,不過在明朝也夠用了。

吳東第一次去進入到氣墊艇艙室,看著滿屏的儀表,閃爍的顯示燈,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驚得嘴都合不攏了。

許東也沒有解釋,這些高科技解釋了他也聽不懂。不過考慮以後可能還要吳東操艇,就教了吳東如何加減速,如何打舵控制方向等基本操作。吳東畢竟也是有經驗的,不一會兒就學會了如何操船。

許東讓吳東操船,自己則進入氣墊艇各個艙室,進一步檢視物資。來到動力艙後,許東驚喜發現裡面還裝著一部小型機床,當時是為了一旦有故障維修方便,不仔細檢視,許東都忘了這回事。

現在有了這個機床,儘管是小型機床,就能夠解決加工軸承等關鍵部件上的難題了,這讓許東對攀爬科技樹有了更大信心。

在海上航行了半個多小時後,許東指揮吳東返航。吳東從來沒有操控過操縱效能這麼好的船隻,連呼還沒有開過癮。

接著試航旅順號,許東考慮到穿越帶來的12噸柴油已經用了快一半了,決定試試島上新提煉的柴油。

為了保險起見,許東讓人用兩層紗布又把島上提煉的柴油過濾了一遍,再加入了油箱。啟動發動機後,出氣管噴出一陣黑煙後,順利啟動成功。許東聽了下發動機聲音,沒有異常,於是就放下心來。

看來遼東自然流出的原油質量很高,那裡也是後世的重要產油區,下次要去多搞點原油了。

發動機啟動後,許東等人駕著旅順號就出港了。由於柴油供應有了新來源,許東也大方地試航了兩個多小時,全面檢驗發動機對新柴油的適應能力。

試航回來,許東召集吳東等海運處的技術骨幹碰頭,逐一研究了蛟龍號艙面偽裝、船殼加固和旅順號船尾密封不夠緊等問題,並讓吳東抓緊整改完善。

吃過中飯,許東便去了新成立的武備研究院。上午朱培祥已經和李大牛完成了工作交接,初步定了十來名有一定文化基礎的匠戶留下來加入研究院,並準備再招20名左右學徒工,保證研究院力量充足。

許東先實地看了一圈。原來武備組負責的蒸餾酒專案已經在搬遷,準備裝船運到登州去。目前主要留下兩個專案,一個是火銃製造,已經比較成熟,雖然要分一半人到登州去,但只要再招募一些工匠,每月40-50支的產量還是能保證的。

另一個是煉油專案,已經初步掌握基本的常壓煉油技術,每月可煉原油2-3噸,產出許東最關心的柴油約500-600公斤。

檢視完之後,許東召集朱培祥等研究院骨幹開會,並讓謝三、吳東也參加。

許東聽完研究院的下步打算後說:“武備研究院是我們研製新武器,提升軍隊打仗能力的核心所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軍隊人數規模都會遠小於主要對手,要打贏就要靠武器更先進。所以,全島上下都要高度重視和支援研究院的建設。

第一,要擴大規模。在現有地盤基礎上,先擴大一倍。基建部分由謝三負責,所需經費列個預算,我來撥給你。人員方面,先擴大到一百人左右,島上能招的在島上招,不足部分我從登州給你們招募。但有一條,進入研究院的人員一定要可靠。

第二,要提高火銃產能,透過增加人手,改進工藝,每月產量要提高到100支。以後我們的軍隊以火銃兵為主,對火銃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同步也要相應擴大火藥的產量。所需的物資你們列出清單,到時交由吳東的海運處去採購。

第三,要提高煉油能力。目前煉油的產量基本夠用,原油庫存也不多,暫時不擴大產能。下步重點是加大對常壓煉油後油渣的處理,我到時跟你們說一下加壓

《駕個小艇去明末》 第二十九章 科技佈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