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7部分 (第1/4頁)

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苫雎搖保�叭繅皇輩患雌嗣穡�蜓敝漣芑抵洩��懶ⅰ薄K�慕崧凼牽骸爸洩�纈鎂�髦疲�瞎埠橢莆�耍�舜�蘅梢燒咭病!雹�

與此同時,夏壽田轉告楊度說:袁世凱打算讓他出面組織一個推動帝制的機關。楊度與袁克定的關係十分密切,曾吹捧袁克定是當代的唐太宗李世民,而自比於謀臣房玄齡、杜如晦。本來他早已參與帝制密謀,得悉袁世凱的旨意,即於8月初到總統府見袁,由夏壽田作陪。當談及君憲問題時,楊說擬組織一個機關鼓吹。袁假惺惺地說:“不可,外人知我們關係,以為我所指使。”楊正色言,“度主張君憲十有餘年,此時如辦君憲,度是最早之一人,且有學術自由,大總統不必顧慮”。又反覆推論,詞氣頗激昂。最後,袁說“你可與少侯(孫毓筠字)等談談”。楊退出,便趕忙串聯了孫毓筠、李燮和、胡瑛、劉師培及嚴復,於8月14日聯名發起成立“籌安會”。孫、李、胡、劉四人都曾參加過同盟會,袁特地選定由這些人和立憲派發起籌安會不是偶然的,其目的無非是要表明恢復帝制並不是北洋一派的私意,而是全國各界共同的主張。尤其是立憲派名流嚴復列名為發起人,使袁“極為歡悅”。⑤籌安會的中堅人物是楊度和孫毓筠,其餘四人都是被拉來裝點門面的配角。

在籌安會的宣言裡,楊度引述了古德諾的謬論以後說:“彼外人之軫念吾國者,且不惜大聲疾呼,以為吾民忠告,而吾國人士乃反委生任運,不思為根本解決之謀”,“我等身為中國人民,國家之存亡,即為身家之生死,豈忍苟安漠視,坐待其亡。用特糾集同志,組成此會,以籌一國之治安。”⑥除宣言以外,楊度、孫毓筠、劉師培等又連續丟擲鼓吹帝制的文章,掀起所謂“討論國體問題”的軒然大波。他們的謬論五花八門,像樣的文章卻極少,其中楊度的《君憲救國論》可算是有代表性的一篇。

楊度把辛亥革命以來袁世凱專制獨裁所造成的民族危機,硬說成是實行民主共和的結果。他杜撰了兩個完全不可信的論據,妄圖證明只有實行君主制才能救中國:其一,大意是說中國人程度低,共和決不能立憲,只有君主才能立憲,與其共和而專制,不如立憲而行君主。⑦按照楊度的論據,彷彿袁氏之所以專制是因為共和的緣故,只有奉獻給袁氏以皇冠,才能換得憲法。這種騙子的邏輯自然不能使人信服。當時就有人氣憤地指出,這種謬論“是猶盜劫主人,盡取其財產負之而趨,而曰吾若還為主人,必與汝分享之,寧有幸歟!”⑧其第二個論據和古德諾的一樣,也是共和國選舉總統時容易發出變亂。他說:“非先除此競爭元首之弊,國家永無安寧之日,計唯有易大總統為君主,使一國元首立於絕對不可競爭之地位,庶幾足以止亂。”這種言論也立刻遭到人們有力的批駁,指出:“競爭與否,乃道德之關係,非法制之關係,苟無道德,法制何足以防閒?竊恐家族之競爭,為禍尤甚於選舉。”“若謂總統易位之時往往始於黨爭,終於戰禍……則爭皇帝之歷史,如晉室八王之亂、明代靖難之師,昭昭在人耳目,又何以自解?而況乎君主政治殘虐易逞,民不堪命,不得不鋌而走險,十年一小亂,三十年一大亂,鼎革之際,殺戮尤慘。”⑨

《君憲救國論》是楊度在1915年4月間定稿的,由夏壽田呈送袁世凱。這篇洋洋萬言的文章,道出了袁氏的心聲。據說袁閱後讚賞不已,欽定為帝制派的理論綱領,曾交徐世昌和梁士詒等傳閱,並提筆疾書“曠代逸才”橫幅,賞賜楊度。後來,段芝貴又將楊文在湖北付印,廣為散發。

籌安會的猖狂活動,引起人們普遍的不安和憤慨。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裡,人們自發地組織團體,針對籌安會“六君子”的謬論進行了猛烈抨擊。有人上書政府,要求取締籌安會,嚴拿楊度等人,“明正典刑,以正國是”。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肅政廳也呈請袁世凱將籌安會“迅予取消,以靖人心”。兩年前,曾有湖北省的幾個“商民”呈請袁氏改行帝制。但是,那時以孫中山為首的民主派在國內還有相當大的力量,袁氏覺得“商民”這麼一說,無異洩露“天機”,可能給民主派以口實,所以立時下令嚴拿商民,“按律懲辦”,還故作激切之詞說:“不意光天化日之下,竟有此等鬼蜮行為,若非喪心病狂,竟存嘗試,即是受人指令,志在煽惑,如務為寬大,置不深究,恐邪說流傳,混淆視聽,極其流毒,足以破壞共和,謀叛民國。何以對起義之諸人,死事之先烈?何以告退位之清室,贊成之友邦?”⑩而今他的態度卻大變,在回答人們要求取締籌安會時說:“近數年來,此項言論耳聞已熟,久不措意,自因歐戰及墨西哥

《袁世凱傳》 第3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