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13章 走狗屎運的桓溫 (第1/1頁)

煮茶喝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 鎮蠻護軍桓衝急衝衝地跑進屋來,“兄長,朝廷命令殷浩二次北伐了!” 此時的桓溫正躺在床榻上睡覺,聽到弟弟桓衝的彙報之後,翻過身去,繼續睡起覺來。 桓溫,字元子,譙國龍亢(今安徽省懷遠縣龍亢鎮)人,宣城太守桓彝長子,東漢大儒桓榮的後代。 桓彝是永嘉之亂後第一批到達江東計程車族,曾隨晉明帝司馬紹討伐王敦,因功被封為萬寧縣男。 在蘇峻之亂時,桓彝組織義軍赴建康討伐蘇峻,終因勢小力孤,城池被破,最終被殺。 桓溫出生後,有一次溫嶠碰巧看見,說:“此子骨骼不凡,你讓他哭一哭,我聽聽他的聲音。” 桓溫哭啼,聲音清脆響亮,溫嶠聽後,高興地說:“此子將來必定不凡!” 因此取了溫嶠的姓氏“溫”,故名桓溫。 後來,桓彝在平定蘇峻之亂時,為韓晃所殺,涇縣縣令江播參與了此事。 這一年,桓溫剛好15歲。 桓溫從小立志為父報仇,整日枕戈泣血。 到了桓溫18歲時,江播死去,江播的兒子江彪三兄弟為了防止桓溫報仇,在葬禮期間,將匕首藏於手杖之中,隨時提防。 桓溫化裝成普通士人混進弔唁的人群之中,進入江府,趁江彪不注意時,突然發難,衝入靈堂,當場手刃江彪,並追殺了江播的其它二子。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桓溫此次為父報仇,不僅沒有受到朝廷的追責,反而為自己贏得了巨大的聲譽。 百善孝為先,在那個時代,孝大於法,孝大於刑。 桓溫長大後,性格豪爽大方,甚有風度,姿貌偉岸,面帶七星。 晉明帝司馬紹知道後,對桓溫讚賞不已,並將自己的大女兒南康公主司馬興男嫁給了桓溫。 桓溫拜為駙馬都尉,繼承了父親桓彝的萬寧男爵之位,後又授於琅琊太守。 後來,桓溫又升任安西將軍、荊州刺史,持節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諸軍事,並領護南蠻校尉,接管了長江中上游的兵權。 桓溫從小便有大志,常常以劉琨、陶侃作為榜樣。 有一次,桓溫在雪天外出打獵,剛好碰到王蒙、劉惔等人正在溫酒清談。 劉惔等人見桓溫一身戎裝,恥笑地問道: “你一介名士為什麼總要穿著軍裝呢,你不怕嫌得自己俗氣嗎?” 桓溫慷慨激昂地說道:“我等若不保家衛國,爾等怎能在此喝酒清談呢?” 桓溫平常很看不起那些每日無所事事,只會清談誤國的人,他是一個閒不住的人,每日總是枕戈待旦,想有一番作為,不妨來世一趟。 桓溫素懷野心,為人桀驁不馴,有一次他對一名身邊親信說: “做人不能一直默默無聞,否則死後會被文景(指從曹魏手裡奪取政權的晉景帝司馬師、晉文帝司馬昭)二人所笑話。” 而後他隨即霍然坐起,又道:“一個人若不能流芳百世,那就應當遺臭萬年。” 桓溫出鎮荊州後,有一次他聽說盤踞在巴蜀的成漢皇帝李勢荒淫無道,百姓對他恨之入骨,成漢國力也是日漸衰微。 於是,桓溫決定西進伐蜀,既拿成漢練練手,也為自己長長臉。 永和二年十一月,桓溫上疏朝廷,請求伐蜀。 朝廷得知後,很多人對此表示憂慮,一來桓溫兵力過少;二來蜀地偏遠,後勤保障不濟;三來蜀地地形峻峭,易守難攻。 即使強如王敦、陶侃二人,也是望蜀興嘆。桓溫剛剛上任,又缺乏作戰經驗,怎能攻下成漢政權呢? 眾人都以為這是桓溫意氣之舉,是想為自己樹立權威。因此朝中眾大臣都一致反對,唯有劉惔認為桓溫必能滅蜀。 就在建康城中眾大臣還在爭議之時,不想桓溫卻是個急性子,還未等朝廷回覆,他便率徵虜將軍周撫、輔國將軍司馬無忌等人率軍西進。 人們常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此話不假。 人若敗運,神仙難擋;人若走運,還是神仙難擋。 桓溫伐蜀,從天時、地理、人和各方面看,都不佔優勢,但是卻有老天幫忙,成就了桓溫。 桓溫率大軍兵至青衣(今四川名山北),成漢皇帝李勢命將領李福、昝堅率軍抵抗。 昝堅與李福各帶一兵,互為犄角,不料昝堅卻從鴛鴦琦渡江,向犍為(今四川省彭山縣東)開進,結果與桓溫大軍背道而馳,成漢大軍的一支生力軍就這樣白白浪費了。 這是桓溫的第一次幸運。 桓溫大軍直線行駛,兵至彭模(今四川省彭山縣東南),三戰三勝,擊敗成漢大軍,順利進逼至成都城下。 李勢集結所有兵力,在成都城外與桓溫大軍決戰。 雙方交戰,桓溫前鋒失利,參軍龔護戰死,成漢大軍乘勢猛攻,直擊桓溫中軍,甚至成漢大軍的箭矢已經射到了桓溫的馬前。 桓溫及其它諸將心中恐懼,命人擊鼓撤退。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五排屠夫影片大全》 第113章 走狗屎運的桓溫(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