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誓師出征 (第1/2頁)
灌水小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紂王三十年三月十五,武王帶著文武百官出城,往岐山而去。
一路之上張燈結綵,旌旗招展。西岐百姓扶老攜幼,俱來觀看。
此時,岐山腳下,由武吉督造的一座高臺,已經完工。
此臺高三丈六尺五寸,上映諸星。又按天地人,三才之道,分作三層。
臺成四方之形,代表天地四方。寬三十六丈,以合天罡之數。
第一層,站力士三百六十五人,手持玄色寶纛旗,按周天刻度排列。
第二層,寬二十四丈,其內按五行排列,分東南西北中五方,每方二十五人,各持旗幟。
其中,東方甲乙木,持青旗。南方丙丁火,持紅旗。西方庚辛金,持白旗。北方壬癸水,持皂旗。中央戊己土,持黃旗。
第三層,寬十二丈,立七十二員戰將,以合地煞之數。高臺中央立一寶鼎,三足兩耳,上繪銘文。其餘將士則立於臺下。
先由國師上臺,奉三牲六畜,祭拜天地,燒了表文。以願天地安康,人族自強。
再由丞相上臺,祭拜人族先賢,風伯雨師,聖帝明王。以願兵戈順利,百戰不殆。
最後由武王上臺,祭拜三山五嶽,四海四瀆。以願百姓安寧,萬民樂業。
最後姜子牙以三軍統帥的身份,誓師出征。以南宮适、武吉、哪吒、辛環為先鋒。遇山開路,遇水搭橋。
其中哪吒乃是天定先鋒官,靈珠子轉世。南宮适代表著人族武將黃飛虎等人;武吉代表著姜子牙闡教門徒;辛環則代表著國師楊拓一系。
又遣楊戩、土行孫、鄭倫為督糧官,總督糧草輜重,以為後援。
姜子牙、楊拓、黃飛虎共領大軍,為中軍主力。武王隨軍,前往孟津會盟。
六十萬大軍,緩緩開拔,直逼五關。至最後計程車卒離開岐山,已經是三月二十四日。
汜水關韓榮,探知西周起大軍六十萬來伐。嚇得大驚失色,閉關不出。遣使急報朝歌,請求援兵。
這邊西岐大軍緩緩而行,行過燕山,正往首陽山而去。
此時有士卒稟報:“稟元帥,有二位道者阻路,要見元帥!”
姜子牙心中一怒,大軍出動怎可為兩人所阻。六十萬大軍日費何其之巨,居然因兩個道者阻路而停下。
不過士卒說是兩個道者。姜子牙因修道出身,對道人頗有好感,隨即壓下怒火,道:“請進來!”
楊拓卻阻攔道:“慢!”
姜子牙聞言看向楊拓,楊拓言道:“今大軍出動,不可停留。如今阻路,必是不良。我等伐無道,又可因人言而改,不見也罷!”
姜子牙聞言也覺在理,隨即吩咐士卒,將二人趕走,大軍繼續前進。
楊拓則補充道:“這首陽山乃是太清道德天尊的道場,不可見血光之災。你等不可傷人,只將其二人擒拿,等大軍過後,再放歸首陽山。”
等楊拓說完,這將士方才領命而去。
卻說楊拓為何不讓姜子牙見兩位道人,乃是因為士卒稟報之時,高明高覺就向楊拓稟明,阻路之人乃是伯夷、叔齊二人。
二人乃商臣,先天就與西周有不可調和的矛盾。楊拓知其是來勸阻,既然雙方談不攏,又何必再見。
聽其言語,怕是會大大的影響出征的心情。這二人雖有氣節,不食周粟,以致餓死。
不過,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不是一路人,那還不如不見。
大軍過後,士卒才放了二人。二人未能阻攔伐紂大軍,心中悲苦,隨隱居首陽山,終餓死於山中。
西岐大軍進發的時候,汜水關韓榮的急報,也到了朝歌。紂王聞信,勃然大怒。
紂王問眾人道:“西岐姬發,妄自稱王,會合諸侯,以臣伐君,大逆不道。諸卿可有良策,以破西岐大軍?”
有上大夫飛廉出列道:“稟大王,姜子牙,崑崙左道之士,依仗道法傷人,諸將皆不能制。吾薦三山關總兵孔宣,其人擅五行道術,道行高深,可破西岐!”
紂王聞言,大喜,隨遣使詔三山關總兵孔宣,前去迎敵。
孔宣接了詔書,連夜點起人馬,起兵十萬,往汜水關而去。
等孔宣到了汜水關,西岐人馬離其也不遠了。不過因人馬眾多,行動緩慢,晚到了些日子。
此時姜子牙領著大軍,剛到金雞嶺。於金雞嶺收得一員猛將魏賁,武道驚人,連南宮适也不是其敵手。
孔宣趕到汜水關後,見西周大
《成道從封神開始TXT免費下載》 第九十四章 誓師出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