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二十章 消失的藏才部(1) (第1/3頁)

龍吟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四月份,藏才多吉依舊沒有反應,李晟基立即親率郭榮橫刀都五百人、赫連威忠義都一千五百人、契必信三千忠勇旅,李繼基弩兵兩千(其中包括一千新兵),偏廂車一千,嶽軍候的獨立團,沿著從東津城、西津城之間的浮橋以及故唐驛道殺向藏才部。

李晟基將大軍分成三個部分,橫刀都作為偵察部隊突前遊弋偵查,契必信三千忠勇旅人作為前鋒,自己帶著忠義都一千五百人作為中軍,嶽軍候與李繼基一起押著糧草輜重殿後。

橫刀都五百人是騎兵中唯一配備了工兵鏟的隊伍,他們除了偵查之外,碰到驛道與地圖上不符或改道了的,還要進行土工作業,以為後續大軍的順利行軍打通道路。

目前王存章已經專司安全司的事務,橫刀都幾乎都是新人,現任的兩位都頭——郭榮、楊重貴都才十八歲,完全是“小鬼當家”,不過都裡的人也不敢小覷二位,楊重貴的武勇、郭榮的大局觀在都裡都是數一數二的。

作為偵查、開路部隊,橫刀都郭、楊二位商議之後,又將五百人一分為二,楊重貴率領一百火字營計程車兵前出履行偵查的任務,遇到道路不暢時留下標記,留給郭榮四百人清除修葺,自己則繞過障礙物繼續前行偵查。

楊重貴是河西人,多次來過此地,東津城離藏才部才六十里路,他們一早出發,中午時分便抵達故隋富昌縣城的舊址。

富昌縣城是以前是隋朝扼控勝州舊地東邊的屏障,建在一處高坡上,緊挨著水草豐美的藏才部駐地,大唐建立後,由於完全控制了陰山、河套一帶,富昌縣城便失去了作用,後來便荒廢了,只剩下殘垣斷壁還昭示著它昔日的輝煌。

站在一個廢舊的城垛上,西側谷地的藏才部駐地一覽無餘,只見谷地四周至少有五六條河流注入中間那條最大的正川水,谷地及四面的山坡都是大片的草場,在勝州故地的東部,很難再找一處像這樣的優質草場了,加上週圍都是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此處草場還利於防守,難怪藏才多吉不願意讓出來。

楊重貴仔細觀察了一下,故地的帳篷都在,至少有七百八頂,但奇怪的是他並沒有發現人影和牛羊出沒。

這絕對不正常,現在正是放牧牛羊的好季節,又時至正午,沒有理由見不到牛羊,以楊重貴自己的經驗,像這樣的季節,河西的牧民基本上要放牧一整天,臨近黃昏的時分才將牲畜趕回去,就是趕回去,也是圈在帳篷周圍的露天場所,沒有理由見不到啊。

靜靜的山谷,這與楊重貴想象的場景相去甚遠。

難道是藏才多吉帶人、牛馬跑了?那又為何留下帳篷?

就算他跑了,那又為何拒絕李大人的提議?大人的提議無論從那個方面來說對藏才多吉是最有利的,他現在跑了,又去何地找一處比此處更好的地方?

投靠乙室斤?應天軍(巴彥淖爾,此時的巴彥淖爾附近黃河中間開了叉,分出一股向北流,然後又折向東邊與主幹平行流動,最後又折向南邊匯入主幹,形成一個長約三百里,寬約八十里,面積近兩萬平方公里的豐饒之地,類似於伊拉克的兩河流域)那裡確實水草更為豐美,牧場也大,不過周圍佈滿了白韃靼和乙室部的牧民,沒有理由讓一個外來的小部族過來插一杆子,就算乙室斤本人出面也不行。

投靠定難軍?也不可能,定難軍好的地方全在銀夏一帶,党項人自己還不夠用,不可能劃出一塊地方讓給藏才部,至於其它地方,還不如眼前這一帶。

楊重貴想來想去也不知道藏才部究竟意欲何為,除了派兩個騎兵去後面通知郭榮,自己決心下去探查一番。

一行人小心翼翼地來到谷地,接近第一個帳篷時,楊重貴讓十名士兵下馬去檢視一下,來到帳篷前面,互相警戒,一人用橫刀挑開帳篷用羊皮做成的門簾——裡面空無一人,不過家用的一些東西都在,帳篷裡火爐也沒有熄滅,火爐上還擱著一個黑漆漆的鐵壺,鐵壺裡是加了黑茶的羊奶。

剛走不久!難道是遠遠地看到我等來了,便舉家逃走了?

接著又檢視了幾個帳篷,個個都是如此,一個時辰過去之後,幾百頂帳篷都查遍了,都是空無一人,牛馬羊也不見蹤影。

楊重貴這下有些慌了,真刀真槍的拼殺他不怕,但如此詭異的局面卻使他有些擔心。

不過作為偵查用的遊奕兵,就這麼灰溜溜地回去稟告也不是楊重貴所想,敵人就是有埋伏也不會針對他這一支小小的隊伍。

谷地處有三個出口,一個就是他們來的這條故唐驛道,另外就是谷口西面的驛道,另

《漠唐國際酒店》 第一百二十章 消失的藏才部(1)(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