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第1/2頁)
若花辭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是實情,韓平能否留在京中,全看皇帝是否要用她,劉藻著實沒道理畏懼一介寒士。但她還是沒有舒緩神色,反倒搖了搖頭,道:“這樣的事,何來貴賤之分。你心中有我,我方能與你耍賴撒嬌,訴說醋意。”她頓了頓,又接著道,“你若不喜歡我,我就什麼都不是了。”
謝相喜歡她,也不是因她的身份。人有高低之分,感情是沒有的。劉藻說罷,自己就慌了一下。她平日也不算很聽謝相的話,謝相不喜歡她過於輕浮,可她就是忍不住,一見謝相就想親近。她該做得更好些才是。
謝漪見她說完,就悶頭反思,也很心疼,輕撫了她的手臂,道:“我心中有你。”
劉藻彎了下唇角。
謝漪又道:“不要介懷。”
劉藻的笑意便遮掩不住了,雙眼都格外明亮起來,她抓住謝漪的手,放到後腦勺,道:“再摸摸,就不介懷了。”
謝漪莞爾,如她所願。
秋意濃,冬將至,就在眾人以為皇帝要將俊才們遣回舊鄉之時,皇帝卻在上林苑,接下了一卷諫言。
諫言是一名儒生所上,勸諫皇帝思孝,追贈生父諡號。
皇帝聞言,大受震動,當場便令有司為衛太子與衛皇后議諡,又將這儒生封為諫大夫,秩比八百石,帶在身邊,以示時時提醒自己盡孝之意。
大臣們見此,直覺不對頭。陛下即位五年,不至於連生父的汙名都忘了,卻一直避而不談,直到此時,藉由一個儒生的嘴說出來。只是這一舉動,來得毫無根由,眾臣縱疑惑,卻也摸不出頭緒。直至有司議出諡號呈上。
衛太子起兵反叛是實,武帝雖懷念懊悔,卻也未曾下詔平反,故而太子仍舊是戴罪之身,有司議出了一個“戾”字為諡。
不思順受曰戾,知過不改曰戾。戾是惡諡。但戾,曲也。此字本身又含有蒙受冤屈之意。
戾字為諡,既彰顯了衛太子之罪,又暗示太子所受冤屈,大臣們也是用了心了。
又因不能為太子上美諡,恐皇帝動怒,大臣們又將衛皇后追諡為思。道德純一曰思,追悔前過曰思。對比皇后自盡而亡,罪後之身,顯然是過譽。
然而皇帝,尤不滿意,令眾臣重議太子諡號。
詔書一下,眾臣愕然。太子逆反是實,陛下固然是太子之女,卻也是武帝之孫,戾已是最好的諡號了,戾猶不足,難道要上美諡?若上美諡,豈不是公然昭示武帝之過?
劉藻卻不聞不問,只令再議。
大臣們為難不已,只得絞盡了腦汁去想,又請了大儒賢人來請教,可再怎麼議也議不出更好的了。
這時,濟川王孫上書,極言直陳衛太子之賢,慷慨訴說衛太子之悲,又將太子之過矯飾為孝,稱是武帝為奸臣矇蔽,太子之舉,為清君側,以諫父過,是為大孝,故而要追諡太子為貞。
這便是滿口謊言,砌詞狡辯了。大臣們以為可笑,置之不理。不想皇帝留下了王孫的上書,雖不置一詞,卻封了王孫官位,並賜一宅,長留京中。
眾臣見此,方摸到皇帝的心思。即位之初,她皇位不穩,威信不足,故一言不發,現在她有了權勢威嚴,便欲為先父爭取一個美諡,甚至不惜任用濟川王孫這等讒言媚上的功利小人。
這是斷斷不可的。議諡一事,轉而成了震驚海內的大事,天下九州,人人皆在議論。
衛太子諡號,議了數月都議不好,乃至一些耿直的大臣,直言太子作亂,累及無辜,死於太子刀兵者,數以萬計,當諡為醜。怙威肆行曰醜,也暗示衛太子,乃漢室之醜。
有極力反對的,自也有贊同的,不少大臣稱頌太子之賢,數度平反冤獄,施政寬仁,深得民心,理當得後人讚頌。
劉藻將奏疏都留下了,既不處置貶斥之人,也不嘉賞稱頌之人,看似不偏不倚,卻人人都知皇帝的偏向。
李聞覺得很奇怪。他與其餘大臣不同,便在於他曾為帝師,教過皇帝經綸典籍,對皇帝的心意也能揣測出少許。
他以為此事極為反常,以陛下的秉性,不至於為一個諡號,便與群臣作對。且衛太子之罪,說白了,也是陛下出身的一個汙點,與其掩耳盜鈴,求一美諡,倒不如以一個戾字,模糊罪行,還能得天下人同情。
李聞怎麼想都想不明白皇帝為何非要為衛太子爭取美諡。太子在她還未出世時便過世了,要說有什麼深厚的父女之情,他是萬萬不信的。
思來想去,只隱約猜測,陛下恐怕另有打算,看似是要為生父上諡,實則多半
《謝相志這個名字怎麼樣》 第118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