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榮幸之至 (第1/2頁)
森海如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往後做事前多聽取部屬的意見,有難以抉擇之事,多請教公瑾,若舉棋不定,派人向吾傳信,吾必傾力獻策。
須知,剛者易折,萬事寬容一些方能長久。”
敖烈的話語寓言深遠。
孫堅已如同歷史般隕落在袁術和劉表的陰謀之中,即許多事情不會因敖烈的到來而轉變。
敖烈不願未來見孫策重蹈覆轍,被強硬所害,不論公義私情,他不願見證那一日降臨。
孫策一直尊崇敖烈的教導,立刻認真回應:“師傅放心,弟子銘記在心。”
片刻,馬超捧著“寒月刃”走入大廳。
這短刀,乃敖烈當年在“光武密寶”中的眾多神器之一。
昔日幾十把神器大多分給了麾下將領,現在府庫還剩下十幾件,而這柄“寒月刃”正是其中之一。
因為它始終未遇合適人選,故未曾分配出去
世間相傳,冰魄彎月劍乃為戰國年間鑄劍聖手徐子明傾力鑄造之神器。
徐子明,此乃男子之號,雖冠以“夫人”之稱,實無絲毫女子之跡,乃錚錚鐵骨之漢子。
彼時,徐子明誤入一片幽林,深入林心,見方圓數十步內,樹木殘破,彷彿遭逢酷刑,盡顯慘烈之狀。
而林中突現一方墜天隕鐵,冰冷徹骨,震懾人心。
徐子明以大勇氣觸及異鐵,歷十日十夜,煉成一柄如新月掛天、鋒寒襲人的短劍,命名曰:冰魄彎月。
及至趙之君主欲以巨金購得此劍,卻被徐子明知難而退,趙君一怒之下派遣殺手百二十人取其命奪劍。
徐子明持冰魄彎月,力挽狂瀾,一夜之間掃蕩百名刺客,盡令其血脈凝固,骨架崩裂,亡於冰寒之中。
而故事遠未止步。
傳說末戰國,始皇帝引領秦朝日益壯大,威震群雄。
於是,燕王太子丹不惜千金購買冰魄彎月,交託俠名四溢的刺客荊軻,企圖刺殺千古一帝,雖荊軻敗歸,然冰魄彎月之名威勢再度顯現。
直至始皇過世,劉邦興起大漢,此神兵流入劉邦手中,劉邦逝,劍之去處,成千古之謎。
敖烈接冰魄彎月,頓覺臂冷如凍,不禁高聲讚譽:“冰魄彎月,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誠為一柄神兵!”隨即,敖烈手持彎月向前遞去,語帶懇切:“此劍贈予卿。
切記,出遊必帶!”歷史上孫策狩獵遭襲,僅弓一張難以應對,重傷身亡。
今敖烈以此劍贈予孫策,並叮囑出行必備,實為其護佑之法寶。
戰國至漢代雖已隔世,但關於冰魄彎月的傳說並未淡忘於世。
耳熟能詳的冰魄威嚴如今親眼目睹,孫策內心澎湃,感激之情溢於言表:“老師,放心!弟子日後定佩劍左右,不敢忘!”
敖烈微微點頭,嘆了口氣,拍了拍孫策肩膀,輕聲道:“人生無常相聚,何況你揹負重任。
整頓兵馬,速回江東,子瑾年幼,難撐大局。”子瑾,正是孫策胞弟孫權,智略卓群,日後的東吳基業得以鞏固之關鍵人物。
然而當下,孫策二十出頭,孫權僅十四歲,無法承受大權在握之任重道遠。
孫策收劍施禮,凝視敖烈良久,而後邁開步伐向廳門行去。
對敖烈的恩義,孫策銘記於心,卻不宣於口。
無聲感激勝於言語,更有力量。
周瑜眼見孫策準備離行,立即快步入隨,步履間充滿堅定。
行至門前之際卻突然停住,轉身面對敖烈,雙手緩緩抬起,深行一拜,畢禮,周瑜洪聲宣告:“侯爺,瑜與伯符非親兄弟,卻親逾同胞。
今恩厚若山,銘刻在心。
大恩無言謝,侯爺須記得,瑜此生絕不為敵!”他的話若是出自他人之口,或許會被笑聲淹沒。
周瑜算何方神聖?不過是落魄孫策麾下一小佐,怎敢言敵敖烈?然在敖烈眼中,無人嘲笑周瑜,廳中皆非等閒之輩,周瑜自身的威勢已經暗示了他的未來,這份威勢足以讓他放聲豪言。
對於周瑜,世間無人能更知之甚詳,就連孫策也未必。
周瑜歷史上乃名將之典範,以五萬人破敵八十餘萬,曹魏南征之師在赤壁潰敗,因而聞名遐邇,成就首位大都督,為東吳立國奠基。
敖烈微笑回應,對周瑜行禮,言語誠摯:“有公瑾承諾,榮幸之至。”
從敖烈的神態言辭中,周瑜感受到了真誠,並非客套應付,而是源於內心的欣賞。
這讓周
《重生燕王》 第173章 榮幸之至(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