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頁)
沒事找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組織了專班,分工負責組織貨源。除靠原襄陽地區的谷城、光化、鄖縣、鄖西、竹山、竹溪、房縣外,還有專門班子到陝西安康組織貨源。
。 想看書來
丹江口大壩:十萬人生命鑄就的豐碑(7)
由於督辦得力和各地同心協力,每天到貨量很大,有時一天就到幾十萬、上百萬斤的土材料,木料一次都是幾十個木排從江上漂來,每個木排十立方米,草包一到就是幾萬、十幾萬條。那時壩上右岸未淹沒的黃土嶺,是我們堆土材料的場地,說堆積如山一點也不誇張。
大壩10萬大軍的糧、油由糧食部門經營,我們除了經營生產資料外,還負有生活用品的供應。在解決蔬菜副食品供應上,任務也很艱鉅。僅蔬菜一項,每天需10萬斤左右。當時當地的情況是,平地水田作為大壩施工的場地和配套的房屋建設,僅剩下左右兩岸為數不多的黃土坡地。土地貧瘠,遇旱無收,加上“以糧為綱”的農業生產方針,生產隊還不敢大種蔬菜,就是種一點菜,產量也很低。蔬菜來源主要是光化、谷城,但遠水不解近渴。每天總共上市量也不過萬斤左右,這對10萬大軍來說,真是杯水車薪。民工意見很大,吃飯無菜,只能以鹽水調劑口味,不僅影響了身體,也影響了施工進度。
鑑於上述情況,工程指揮部黨委在建設綱要20條中提出了生產、生活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並在第15條中明確提出:做好職工福利工作,各個伙食單位利用工餘時間種菜、養豬、撈魚,力求將來作到蔬菜自給、肉食自給。我們根據工程指揮部綱要的精神,在解決副食品問題上採取了五條措施:即種植、採購、加工、飼養、開採。
種植:我們當時把丹江公社,即現在的茅臘坪村,當時有400多戶,1000多人,3000畝土地,全部改建為農場。此外,除農場以外的凡屬丹江公社轄區生產隊的土地也均以種蔬菜為主,經營方針也由原來的“以糧為綱”改成了“以菜為綱”。
採購:俗話說:“百里不販青”,可是我們實在無法,來了個千里進蔬菜。當時購進的有河北省的大白菜,山東省的大蔥,河南省的蘿蔔,四川省的大頭萊和榨菜。特別是我省周邊的河南、湖南、江西、陝西等省,我們都購過各種蔬菜和醬菜。
加工:為了彌補青菜的不足,經過申請批准,每年用糧食部門撥給我們的幾十萬斤豆類加工粉條。我們除在當地的公社、大隊建立粉條加工廠外,在光化、谷城、襄陽等縣也建立了固定的加工點,並開展了以豆子換粉條的業務,這樣每年可組織幾十萬斤粉條。
養殖:當時肉食供應憑票計劃,每人每月一斤,各大節日另加 半斤到一斤。雖有指標,但不一定有貨源。大家意見很大。為此,我們發動各伙食單位飼養牲豬。為了促進各單位多養豬、養好豬,我們把糧食部門加工大米、麵粉後的穀糠和麩皮,全部收購過來,經過粉碎加工成飼料供應給各養豬單位。
開採:民工食堂主要靠燒柴,於是各個伙食單位抽調民工四處砍柴,由近及遠。柴割完了,見樹就放,見疙瘩(即樹根)就挖。丹江口周圍幾十裡內砍成一片禿山,群眾稱為“三光”,即雜柴砍光、樹木放光、疙瘩挖光。這種不良做法一度引起工程和地方的關係緊張,出現了民工和當地社員為此事打架鬥毆,群眾找到指揮部告狀。附近社隊儘管大力支援,但沒有柴源了,燒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為此我們採取了兩種措施:一是組織專門隊伍砍柴。1960年上半年,從工程上精簡下來的民工中要了100多人,成立了一個服務大隊即砍柴大隊,帶上油布帳篷和炊具,開往均縣鹽池河公社,專門砍柴。
在那段歲月裡,國家經濟困難,物資基礎薄弱,各種商品供應均很緊張,主要商品都是實行計劃供應。我們除了按上級的計劃供應外,另對一些小商品還實行了分配製。如火柴、肥皂、食糖等,均根據進貨數量大小印成票證,把票分配給各單位,再由各單位把票分到民工手中,由民工持票到門市部購買。貨物不足,有人拿到票還怕買不到貨,這樣,便出現了門市部一開門大家就一哄而上的混亂局面,有時把櫃檯都擠跑了。
丹江工地商業局從1958年11月成立,整整為建設丹江口大壩服務了11年,直到1969年11月撤銷,劃歸均縣商業局,即現在的丹江口市商業局,確實是白手起家,在艱難中生存,在艱難中發展,在好轉中撤併。
。。
丹江口大壩:十萬人生命鑄就的豐碑(8)
千軍萬馬築圍堰、截江流
1
《去江北大道》 第1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