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7章 妙真單騎擒張繡,張濟獻城終降劉(上) (第1/2頁)

雲霄天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既(?-223年),字德容,馮翊高陵(今陝西西安高陵)人。漢末至三國曹魏時期名臣。初舉茂才,除任新豐縣令,治績為三輔第一。河東之戰時,張既勸說馬騰,使其相繼參與討伐高幹、張晟叛亂。任京兆尹時,撫民興政。後與夏侯淵平宋建,定臨洮、狄道,安郡民,遷徙氐人。張魯投降後,建議曹操遷徙漢中的百姓以充實三輔。又助曹洪於下辯擊敗吳蘭。

曹魏建立後,張既擔任尚書。黃初二年(221年),臨危受命,出任雍州刺史,平定諸胡叛亂。遷涼州刺史,封西鄉侯。在任期間,降蘇衡、鄰戴眾,修工事,安撫百姓,誅西平麴光。張既一生以惠政聞名,他徵辟楊阜、胡遵等人,皆有名位。黃初四年(223年),張既逝世。魏明帝即位後,追諡肅侯。

姓名:張濟;武力:78;統率:88;謀略:84;政治:65。特性:兵計:為主將統領士卒時,武力+2,統率+3,謀略+2,士卒綜合戰力提升10%。為副將統領士卒時,武力+1,統率+2,謀略+1,士卒綜合戰力提升5%,增加其主將武力1點,統率2點,謀略1點。

張濟(?-196年),武威祖厲(今甘肅靖遠東南)人。東漢末年割據軍閥之一。原為董卓部將,董卓被誅殺後,張濟與李傕一同率軍攻破長安,任中郎將。不久,升任鎮東將軍,封平陽侯,出屯弘農。獻帝東遷時,張濟升任驃騎將軍,率軍護衛獻帝,後來因與董承等人有矛盾,便與李傕、郭汜一同追趕獻帝。建安元年(196年),張濟因軍隊缺糧而進攻穰城,中流矢而死。死後,其侄張繡接管張濟部隊,與劉表聯合,屯於宛城。

劉辯的行軍大帳中,劉辯坐主位,其餘眾人分坐左右!見眾人坐好以後,劉辯嚴肅的說道:“諸位,剛剛接到斥候來報,辜戰部、呂布部、高懷德部以及高順部,如今都被敵將阻擋,可以說是毫無寸進。如今的突破點,就是孤親自統帥的討伐弘農的兵馬,可是,如今我等也同樣被一個小小的張濟,阻攔在這弘農縣城之外。諸位可有計策助孤拿下這弘農縣!?”下方眾人你看我我看你,最終還是孫仁起身對劉辯說道:“陛下,妾身但是有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哦!愛妃速速道來!”劉辯雖然對其他人失望,可是見孫仁有辦法,還是大喜的對孫仁講道。“陛下,據我觀察這張濟本事不小,但是卻非常在意他的侄子張繡,而這個張繡雖說有些武勇,但是跟曾經的呂布將軍一樣,就是太過於自信自己的武力,但是這張繡的武力估計也就與妾身相當,更何論跟呂布將軍相比,這張繡既然自信於自己的武力,而我們又一直在攻城,還沒有人與他相鬥過,如此一來,陛下何不下旨,讓那張繡與我們鬥將,他張繡勝,我們就退兵,我們勝則張濟就降!為了保險起見,最好讓妙真跟張繡鬥將,因為,我們之中只有妙真有實力生擒張繡,只要擒下了張繡,那麼,我有七八層的把握,張濟會立即投降。不止是因為張繡被擒下的關係,還有陛下提前下旨的原因!至於張繡會不會應戰,這點倒是不用考慮,因為通常對於自身武力比較自信的人,是不會拒絕他人的鬥將要求的。”聽完孫仁的計策和分析,劉辯稍作思考,就接著回道,“也就是說,破弘農縣的關鍵,可能就在這個張繡的身上!好!那就依愛妃之計,明日宣旨讓張繡與妙真鬥將,以決定弘農縣的存亡!”

豎日,劉辨領大軍來到弘農城下百里開外擺好陣勢,新投效於劉辨的張既單人獨騎來到弘農城下,對城牆上觀望的張濟喊話,“張濟將軍,陛下不忍因將軍的負偶頑抗導致慘重傷亡,所以陛下下旨,只要張濟或張繡兩位將軍中的其中一位,能夠鬥將勝過我軍將領,陛下就下令退兵,不在攻打弘農縣,並且將弘農縣作為封地,獎勵給勝出的那位將軍。不知張濟將軍意下如何?”張濟在城牆之上聽得張既的話語眉頭一皺,大聲回答道,“這位將軍可否容我等商議一番!”“哈哈,張濟將軍但請無妨!”城牆下的張既哈哈大笑道,“但是,還請張濟將軍不要故意拖延時間,要知聖恩浩蕩,聖威滔天!希望張濟將軍不要自誤。”城牆之上的張濟聽得此語,想起了還在洛陽的董卓的手段,心頭一顫,對身邊的張繡說道,“繡兒,你對此事有何看法?”立於張濟身邊的張繡聞言,略微沉思了一下,然後回答說:“叔父,侄兒斗膽問一句,叔父可是要對那天怒人怨的董賊盡忠?”張濟聞言只是眉頭稍皺,思考了片刻之後,微微的搖了搖頭。見張濟搖頭否定了自己的提問,張繡心中一定然後接著問道:“那叔父可是有自立的念頭?”這次張濟想都沒想就直接搖頭。張繡見狀接著說道:“叔父既然不想對董賊盡忠,又無自

《混亂三國小花》 第67章 妙真單騎擒張繡,張濟獻城終降劉(上)(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