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百六十章 戲魂 (辛) (第1/2頁)

梅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胡安北曾說過,他堅持在景山練嗓長達數年之久,每日必去,風雨無阻。當時聽著不覺得有什麼,畢竟京劇演員都喜歡去紫禁城邊的筒子河練嗓兒。可現在想來,胡安北家住宣武門,他周圍可以練嗓的公園綠地並不少,為何要天天堅持穿半個北京城呢?

三年前,他自己身上的秘密只說了一半,但他找回自己的聲音是在回到北京之後,他練習腹語又是在景山裡。每天短暫的昏厥在他看來是自己特殊的學習方法,而那個晚上家裡的鎮魂鈴為何會無故自鳴?這些問題都出現在胡安北的身上,彼此之間似乎有聯絡,但我又很難把它們合情合理地串在一起。

我決定去一趟景山,和胡安北一樣,天不亮就去,也許答案就在那裡。

我記得去景山那天,天氣已經開始轉涼,我加了兩件衣服,依舊覺得冷風刺骨。騎著車一路向北,空蕩蕩的長安街依舊沉睡不醒,東邊開始慢慢放亮的時候,我到了公園的南大門。

公園還沒有開始售票,只有個穿軍大衣的看門大爺在門房裡打著瞌睡,說了幾句好話,大爺把我放進了公園。

此時的景山公園裡依舊漆黑一片,東邊亮起的天光並沒有幫我分辨周圍的景物。景山我以前來過幾次,但沒有認真的走過一遍,只是去找了找當年崇禎皇帝上吊的歪脖槐樹,一見之下,才碗口粗,聽景山的管理人員說,當年那棵八國聯軍進北京時就給毀了,現在這棵小的是前兩年才栽上的,但位置應該沒錯。聽了她的介紹,我還是大失所望。

後來我又跑去看壽皇殿。這裡供奉著清代各個天子的御像,康熙年間,還作為囚禁之所,關押過誠親王胤祉,雍正也正藉著那次事件,後來居上坐上龍椅。可惜去了才知道,這壽皇殿是乾隆年間重修的,關胤祉的老院子早拆掉了,而那些御像也並沒有在壽皇殿,民國時就不知所終,讓我很是失望。

也許是進園時間太早的緣故,我沿著石階盤桓而上,走了二十分鐘只見到一個早起遛鳥的老人,似乎整個園子裡也只有我們兩人一般,周圍安靜異常,連聲鳥鳴都沒有。我並不知道胡安北在景山經常練嗓的地方,偌大的園子,碰到他簡直是大海撈針了。

來到觀妙亭上,離山頂的最高處萬春亭還有一半的路程。我扶著亭子的木欄,面前是一片茂密的松林,不遠處的紫禁城像一頭臥在地上的巨獸,威嚴而寒氣森森。即將日出,東面的天色已經變成淡淡的桃紅色,讓紫禁城東面的建築上泛起一層清暉。

幾百年來,在前面的那一片宮殿裡,發生過不計其數的血案,醞釀過超乎想象的陰謀,無數人冤死在裡面。有人紅極一時,便有人悻悻離開,有人揮斥方遒,便有人化作枯骨。即便是現在,你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陰森,一種讓人呼吸困難的壓迫感。

故宮博物院的一個朋友告訴我,傳說故宮裡的房間有九百九十九間半,這其實只是表現它規模宏大的虛數,實際的房間遠遠超過這個數字。故宮裡還有大量的暗室、地宮,這些因為當年修造檔案的遺失,沒人能搞得清楚。但水牢、地牢這些囚禁之所,他們倒是發現了不少,下面埋的白骨更是不計其數。

所以紫禁城裡鬼魅出沒的傳說自古有之。我那個朋友年輕時常常值夜班,這類事經常撞上。影壁牆上穿梭不停的鬼影,慈寧宮裡半夜悲悲切切的哭聲,這些他早已見怪不怪。更讓他膽寒的是,有次走過東華門裡面的長巷道,遠處迎面來了四個燈籠,他避無可避,只有貼著牆站著,一動不動,眼看著燈籠越來越近。快到跟前時,他才發現那四個燈籠竟然是懸浮在半空中,飄過來的。

他告訴我,紫禁城僅僅對外開放了百分之三十,大多數宮殿都是上鎖封閉的,雖然有一些用來作為庫房和辦公場地,但還有很多里面空空如也,但因為邪氣太重,都上了鎖,用封條封了。他剛進博物院時,裡面的老員工足足用了一天的時間,給他講裡面的各種禁忌,很多都不是防火防盜的安全需要,

而是員工自身的安全。

比如,十一點以後不能出入後宮三大殿,巡夜時必須兩人以上,路上無論碰上什麼必須讓路,聽到什麼都不許搭話,雨雪天半夜不能進後花園等等。讓他印象最深的是,辦公區裡不準開火做飯,也不準吃任何食物。本以為是出於火災隱患的考慮,畢竟紫禁城都是木結構建築,防火是頭等大事。後來才知道,誰在工作區裡做了飯,這房子很長時間都不會太平,總有蹭飯的東西找上門來,吵得你夜不能寐。

聽了景山上玄武神像的故事,我一直在想,景山的修建,除了帝王風水的考慮,可能還有一層更深

《院上宋村規劃》 第二百六十章 戲魂 (辛)(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