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6部分 (第1/4頁)

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籌,卿等同心協贊之所致也。”(見奏疏七《奉諭擬遼東賞功疏》)四月十一日,神宗派兵部差官把上諭送到江陵,他還說起:“著兵部馬上差人,星夜前去與張先生看,將一應敘錄,比前再加優厚。”(同上)同時呂調陽等四位大學士底信也來了,內閣底題稿,遼東底捷報,都送給居正看。這一次真是一個驚天動地的大捷,怪不得神宗高興。事情是這樣的。韃靼的武土們,大致是七、八百人罷,帶了牛羊向遼東邊界象風暴一樣地衝過來。他們口口聲聲說是投降。誰相信!韃靼底詭計多得很,這一定是詐降。遼東副總兵陶成嚳看定以後,一馬當先,率領部下的將士,也是狂風一樣地殺過去。這一次的韃靼真無用,象割草,象切菜,殺、殺、殺!一共殺去四百七十幾個韃靼,陶副總兵底刀柄濺滿了血腥,手腕也有些痠痛,看看只剩少數的敵人,哭喪著臉,狼狽地抱頭鼠竄,這才點驗人頭,三百,四百,斜斜的韃靼眼,半睜半閉地在血泊裡瞧著長定堡底青天。最奇怪的是自己底部下一些損傷也沒有!自古以來,有過這樣的勝仗嗎?這才把陶副總兵樂得忘去了殺人底疲倦。經過幾次申報以後,現在這些公文完全在江陵張府底案上。

居正沈吟了,皇上已經告謝天地祖宗,還有什麼說的!他上疏說:“竊照遼東一鎮,歲苦虜患,邇賴聖明加意鼓舞,屢奏膚功。乃今以裨將偏師,出邊遏剿,斬馘至四百七十餘級,而我軍並無損失,功為尤奇。況當嘉禮美成之會,兩月之間,捷報踵至,而今次所獲,比前更多,此誠昊穹純祐,宗社垂庥,我皇上聖武之所致也。”(奏疏七《奉諭擬遼東賞功疏》)皇上要他從優敘錄,他只有從優擬議。陶成嚳升官,遼東總兵李成梁升前世襲指揮僉事。薊遼總督梁夢龍,遼東巡撫周詠升級,兵部尚書方逢時,和左、右侍郎也加俸加級,連帶內閣大學士呂調陽、張四維特加武蔭,馬自強、申時行特加文蔭,其餘照例升賞的大小官員,尚不在內。四百七十幾位韃靼武士啊,你們不是枉死的了,你們那半開半閉的眼睛,會從血泊裡看到別人得了這麼多的賞賜!

但是這一次的勝仗,未免勝得太容易,太離奇了,居正總有些不放心。他一面函囑薊遼督、撫查究,一面函詢兵部尚書方逢時。他給逢時說起:

遼左之功,信為奇特,伏奉聖諭俯詢,謹具奏如別揭。但細觀塘報,前項虜人有得罪土蠻,欲過河東住牧等語,雖其言未可盡信:然據報彼既擁七、八百騎,詐謀入犯,必有準備;我偏師一出,即望風奔潰,駢首就戮,曾未見有抗螳臂以當車轍者,其所獲牛、羊等項,殆類住牧家當,與入犯形勢不同。此中情勢,大有可疑。或實投奔之虜,邊將疑其有詐,不加詳審,遂從而殲之耳。今奉聖諭特獎,勢固難已,但功罪賞罰,勸懲所繫,萬一所獲非入犯之人,而冒得功賞,將開邊將要功之隙,阻外夷向化之心,其所關係,非細故也。(書牘十《答本兵方金湖言邊功宜詳核》)

居正在奏疏裡留著一句:“雖其中有投降一節,臣未見該鎮核勘詳悉。”這是一個活著。明朝是監察權高於一切的時代,遼東有巡按御史,未經核勘以前,其實算不得定局。遼東巡按安御史一經查實,隨即函告居正,這才明白真相。韃靼七、八百名武士是真的,他們因為得罪土蠻,所以攜帶牛、羊,拚命東奔,準備向朝廷投降,卻想不到遇著一位殺人不眨眼的陶副總兵,給他們一個死不瞑目。但是怎麼辦呢?天地祖宗都謝過了,恩賞一直蔭到大學士底子、孫,難道都要推翻。居正還準備息事寧人,但是口口聲聲,抱怨呂調陽等底糊塗。他和薊遼督撫說起:

曏者南歸,奉聖諭遼東大捷,命孤擬議恩賞,比時心竊疑之,曾以請教,隨具一密疏入告,及孤入朝,則業已處分矣。近得安道長(即巡按御史)一書,據其所訪,則與小疏一一符合,何當事諸公之不審處,一至於此也!今大賚已行,固難追論,但賞罰勸懲所繫,乖謬如此,殊為可恨。謹錄疏稿及安君書奉覽,幸惟秘存。(書牘十《答邊鎮督、撫》)

這是萬曆六年居正還朝以後的事。不久,給事中光懋上奏,指實陶成嚳殺降要功,請求治罪,並請將大學士,兵部尚書、侍郎及薊遼總督、遼東巡撫、總兵恩賞一併剝奪。這真是一個有力的奏疏,事情已經揭開,當然只有徹查。居正立即函致巡按御史,切實說起:

去歲,承示長定事,鄙意以其事已成,可置勿論矣,不意該科又有此疏,已奉旨並勘。今惟當據實分別真偽,以俟宸斷,量其虛實大小,以為予奪厚薄。明主懸衡鑑以裁照,決不致有枉抑也。辱示事情,一一領悉。去歲之事,不穀到京,聞人言嘖嘖,不獨執

《張居正大傳借鑑了哪些書》 第3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