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秋日賞菊 (第1/3頁)
悅小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崔瑾很高興給玦弟找了個玩伴,還是個神童。玦弟不同於自己,是帶著千多年後的光環轉世投胎而來。但是,和徐齊聃想比,玦弟非但毫不遜色,眼界更是要廣闊得多。
前來拜訪,自然不能耽擱主人過多時間,約好每十日休沐時可將徐齊聃送來,徐孝德便慚愧地提著一籃子水果,攜子離開。馬上,他思索著崔瑾的話,自家女兒將來必是不凡,可善加引導,若是整日關於深宅之中而兩耳不聞窗外事,著實可惜了。崔小郎君這是何意?是說女兒今後能如東漢那位博學高才,與兄班固同著《漢書》、寫下《東征賦》和《女誡》的曹大家班昭那般名垂青史?他不由激動了。他不以為是崔瑾看上了自己的女兒,因為世人皆知,五姓七宗是相互聯姻,不娶不嫁他姓。而他,是不會將自家神童一般的女兒嫁人為妾的。
若是崔瑾知道,肯定要笑,呵呵,其實為帝王妃不是妾麼?
待見到李承乾,崔瑾笑道:“大表兄,小弟可是將你未來的妻弟都要一起照顧了喲,以後你可得感激小弟。”李承乾慎重地拱手,道了聲“有勞”。倒是讓崔瑾訕笑著摸了摸鼻子。這位表兄越發正經了,真不好玩。
李世民召見徐孝德,對他進行了一番勸勉,任命為正五品上門下省諫議大夫。能回到京城,臨近權力中心,雖然沒能一步登天,但也讓徐孝德很是高興。他一生極為波折,早年喪父,由寡母撫養長大,嚐盡人生冷暖。雖然十五歲便出仕,但隨後天下大亂,滯留河朔地區,無法返回中原,期間歷盡艱辛,直至貞觀年間才回到中原。若是能安安穩穩地在京城中任職,再有機會得以提升,也免得妻兒隨自己四處奔波,對兒女的前程也有好處。特別是年幼而早慧的女兒,京城中謀求一樁親事總要好過外面。若是兒子再得崔小郎君提攜,長大後必有一番前程。
徐孝德的打算很是長遠,不料,很快便被一紙聖旨打蒙了。怎麼?居然是冊封長女徐惠為太子妃?不會吧?他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隨意全身一顫。怪不得崔小郎君說,自家女兒將來不凡,原來是如此啊!難道,自己被召喚回京也是由於如此?還有,崔小郎君說,不要將自家女兒鎖在深宅中,那又是何意?這個,得仔細思索思索。還有,原來冊封的那位蘇小娘子是怎麼回事,這個也得仔細打聽。
他趕緊謝恩,給了傳旨宮人一份大大的謝禮。徐惠落落大方地起身,她雖早慧,但也不知這嫁入到底是怎麼回事。
那傳旨之人不是別人,正是他們的老熟人李內侍。李內侍呵呵笑道:“恭喜啊徐大夫,以後便是國戚了!不過啊,某還有一言,不知當說不當說。”
徐孝德忙將他請到廳堂內看座看茶,洗耳恭聽。他正納悶著呢,怎這樣的好事就落到自家身上了呢?
李內侍琢磨著,低聲道:“此事本並外傳,但因關係到某一神仙似的人物,擔心徐大夫辜負了他的一片心意,所以不得不說。”
徐孝德忙虛心請教,但心裡已有了猜測。
“徐大夫家中之事,均是崔小郎君在京中掐算而來,這都是為了太子殿下啊。前兩年冊封的那位蘇氏小娘子,恃寵而驕,居然敢對太子殿下指手畫腳,被降為良媛,這也是看在她年幼無知的份上。”李內侍緩緩道來。
徐孝德心中大驚,原來如此啊!
李內侍繼續道:“崔小郎君算到貴府有一千金自小聰慧過人,頗有才能,最是賢惠,堪為太子妃。但是,這算是如此算,還人的路啊,還得自己走,是否爭氣,也得自個兒努力對吧?啊,是某失言了,還請徐大夫海涵!”
徐孝德連連稱謝。心裡更是明白過來為何昨日崔瑾要說那番話了,是讓自己女兒多出去走走,多見見世面,不要像那些居於深宅之中的小娘子,除了繡花便是悲秋,最終養成小家子氣,比如那個蘇小娘子。哼,莫說還是太子,即便是尋常人家,哪有婦人對自家郎君指手畫腳的,何況還是尚未成親。即便要規勸,也要講究方式方法才對。嗯,這個得多多提醒女兒。再說了如今這位太子爺,可算是史上最賢德最有才幹的太子了,居然她還不滿意,真不知蘇氏的家教如何?
由於李內侍的提醒,徐孝德很快便給女兒安排下了今後的努力方向。一是繼續發揮特長,琴棋書畫得樣樣拿得出手;二是自己得經常給她講解朝中見聞,讓她增長見識;三是要多與外界接觸,若是能多與那些世家女聯絡,那就最好了。哎,可惜自己沒甚根基。他輕輕嘆息了一聲。
不過,很快,徐孝德便安下心來。只過了幾日,崔家小娘子便給徐惠下帖子,請她到崔府賞菊品詩。另附
《重生之大唐最強駙馬txt小說下載》 第一百七十七章 秋日賞菊(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