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頁)
車水馬龍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蝗盡⒏刪煥�鰲⑼妨徹庀實睦鹹��⒉歡嗉�M餛拋叱黽頤牛�叱鱟約業男≡海�咴諭ㄏ虼蹇詰男÷飛希�宦酚肓腳緣慕�諶惹櫬蛘瀉簦骸八���怨�耍俊薄八��錚�怪砈ǎ≈碸旃煩屏稅桑俊薄拔疑係乩錕匆豢矗�懷∮旯�ィ��碌牡馗貿�萘耍 薄��
外婆一路精精神神地走,和人們打著招呼。那時的我,就像一條小尾巴跟在她後面,雖外年紀上,我卻已分明感受到村人對外婆的尊敬與客氣了。有許多人與我開玩笑:“死氣客(形容在親戚家久住而不走的人,像家中放得太久的東西就發黴變味了),咋還在外婆家住呢?“死氣客,再不走就把你外婆家吃窮了?”這種友好的玩笑話常讓我感到有點害羞,外婆則一把拉了我:“俺外孫可不是死氣客,俺外孫要留在這裡給俺養老送終哩!”那時候,我也就五六歲的樣子。
上小學之前,我大部分時間在外婆家度過。外婆的家、外婆的村子在我看來是最熟悉、最快樂、最好玩的地方。我至今還能清晰地記起外婆家院裡的軋水井、門前數平米遇雨就積水的小坑,門後筆直的大樹,村裡崎嶇不平的小路,空氣清新的小樹林,樹上的蟬鳴。甚至能回憶起當時泥地上螞蟻拉送食兒的情形。那片土地讓我的童年光滿了陽光與芬芳。
2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國中原農村還很窮,白麵饅頭吃不上,吃得最多的是“黑耳巴子”、黑窩頭。外婆手巧,總在蒸饅頭時,蒸幾個花裡卷,即在黑麵饅頭中加幾圈白麵,蒸出來後,黑麵多,白麵只有幾道兒,但味道比黑窩頭好多了。花裡卷是外婆專門做給我吃的。現在大都市裡也有賣這種饅頭的,那是吃夠了白饅頭的都市人想換一換口味,而加的一道“小菜”。對當時的我來講,這確是最大的優待。每次外婆蒸完饅頭,揭開鍋蓋,我總能看到幾個花捲兒,外婆先拿一個吹了又吹,再悄悄地塞到我手裡,外婆的疼與愛,都在這裡讓我感受、享受到了。
在夏夜的晚上,外婆會在小院裡鋪一張涼蓆,讓我躺在上面睡覺。半夜醒來,發現外婆仍靜靜地坐在我身邊,用扇子為我驅趕蚊蠅。外婆的慈愛再次悄無聲息地滋潤到我的心間。記得小學一年級,剛放暑假,我就迫不及待要去外婆家,母親只好委託鄰居家的大男孩子騎腳踏車將我送走。還沒有到村口,看到外婆在菜園子裡撥草,我興奮地一邊大喊著,一邊往菜園子裡走,我的一隻手無意就掐摸了菜園小道旁的西紅柿葉子。十幾分鍾後,我的一條胳膊開始發癢,這種癢很奇,如一條條細小的蛇,從我的手腕一直往胳膊上竄,嗖嗖地要到達腋窩了。我感到莫名的恐慌,告訴外婆,外婆二話沒說,放下手中的活兒,拉著我就往村衛生所跑,那是我見過的外婆走得最快的一次,身輕如燕,小腳如飛。到了衛生所,大夫給我看過後說:怎麼會中毒了?我回憶說自己曾掐過西紅柿葉兒的事。外婆馬上說,那西紅柿是剛剛打過農藥的。大夫點頭說:所幸來得及時,沒什麼大問題,打一針就好了。果然到了晚上,我就痊癒啦。
上學之後,我去外婆家少了。1986年我們全家“農轉非”離開故鄉搬到伏牛山大工廠裡,外婆曾來小住。我忙於讀高中,沒有太多時間與外婆在一起。1991年夏我們一家又隨工廠搬遷到信陽,離外婆家數百公里,更不便來往了,六七年間外婆只來過三二次。
3
外婆最英明的決定,就是供小舅讀書。在那個偏遠貧困的農村,大字不識的外婆態度非常明確,一家人省吃儉用,從牙縫裡扣錢,全力供小舅讀書。印象中在我母親的幾個兄弟姐妹中,外婆最痛愛的就是小舅。小舅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數千裡外的新疆,這讓外婆心中很不安,像所有普通老人一樣,外婆希望小舅能生活在她身邊。同樣一心想讓小舅回到內地的母親,託人在工廠裡給他介紹了一個對像,後來他們成了家,兩地分居幾年後小舅終於從新疆調回來,到信陽一家事業單位上班。然而,母親可謂好心辦了一件惡事兒,她費盡心血為小舅找到了媳婦,也為自己找了一個勢不兩立的“仇家”。由於一些家長裡短的瑣碎事,小妗曾到我家指著我的父母破口大罵,兩家從此再無來往。
外婆從數百里外的南陽鄉下來到信陽,居住在我家,她其實是很想看一看小舅的兒子、她的孫子。那時,小舅還遠在新疆,因為小妗與我父母不說話,兩家不來往,小妗就很反感住在我家的外婆看望自己的孫子,還對那個不諳世事的孩子說:你爺爺奶奶都死了。我不知道是何等深仇大恨,以至於小舅的媳婦要用這樣惡毒的話來告訴那個尚不知事的孩子。而當時我的外婆雖已高齡,但身體尚好
《柳蔭散文隨筆選》 第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