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蜈蚣博弈(一) (第1/2頁)
忙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蜈蚣博弈是由羅森塞爾提出的一個動態博弈模型。
案例模型
- 它是這樣一個博弈過程:有兩個參與者A和b,博弈從A開始,他們輪流進行決策。
- 比如,A和b面前有一個10節的“蜈蚣”,在第一節,A有兩種選擇,一是“合作”,此時“蜈蚣”前進一步;二是“不合作”,博弈就結束,A和b分別得到較少的收益,如A得1元,b得1元。
- 當A選擇合作後,就輪到b決策,b也有“合作”和“不合作”兩個選項。如果b選擇合作,“蜈蚣”再前進一步,收益增加,比如此時A得2元,b得2元。如果b不合作,博弈結束,A得0元,b得3元。
- 如此迴圈下去,雙方輪流決策,“蜈蚣”不斷前進,只要雙方一直合作,收益就會不斷增加。但是隻要有一方選擇不合作,博弈就會立刻終止。
博弈推理
- 從理論的最後一步往前推理,在最後一步的時候,b如果選擇不合作可以獲得比合作更高的收益。
- 那麼A考慮到b最後一步可能不合作,在倒數第二步的時候A就可能選擇不合作。
- 這樣依次往前推理,因為雙方都考慮到對方可能在下一步不合作,所以在第一步的時候A就很可能選擇不合作,博弈就會很早結束。
實際意義
- 蜈蚣博弈在現實中有很多體現。例如在商業合作中,兩個公司考慮長期合作專案,雙方都可能會因為擔心對方在後期不能履行合同或者中途變卦,所以在前期就可能會放棄合作。它反映了個體理性和集體理性之間的矛盾,因為如果雙方一直合作下去會獲得更多的利益,但由於對對方的不信任等因素,很難達到這種理想的合作狀態。
蜈蚣博弈的底層邏輯主要涉及以下幾點:
逆向歸納法
- 這是蜈蚣博弈的核心邏輯方法。從博弈的最後階段開始向前推理,考慮每個參與者在最後一步的最優選擇,然後依次往前推。因為在最後一步時,參與者往往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策略(不合作以獲取更高的即時收益),這種對最後階段的考慮會反過來影響前面階段的決策。
- 例如,在10節蜈蚣博弈的最後一步,b會考慮自身利益最大化,若不合作收益更高,那A在倒數第二步就會考慮到這一點而提前選擇不合作,以此類推到最初階段。
個體理性
- 每個參與者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在每一步決策中,參與者都會權衡合作與不合作的收益。
- 如在博弈過程中,當一方認為不合作帶來的收益高於合作收益時,就會選擇不合作,而不會單純為了整體的長期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個體利益。
信任困境
- 蜈蚣博弈體現了信任的缺失。雙方都知道持續合作會帶來更高的總收益,但由於缺乏足夠信任,擔心對方會在某個階段為了私利而選擇不合作。
- 就像商業合作中,雙方沒有足夠的信任機制保障,即使合作前景很好,也可能因害怕對方的失信行為而放棄合作,導致無法達到最優的合作結果。
以下是蜈蚣博弈的一些經典案例:
商業合作談判
- 兩家公司A和b計劃共同開發一系列新產品。如果雙方一直合作,持續投入資源,產品成功推出後會獲得高額利潤。
- 比如,一開始A公司投入技術資源,這相當於邁出合作的第一步。接下來b公司要決定是否投入資金進行市場推廣。如果b公司擔心A公司後續可能會獨佔技術成果或者不能持續投入技術支援,b公司可能就不會投入資金,導致合作在前期就夭折。即使雙方都知道完整推出系列產品後利潤可觀,但是由於對對方的不信任,就像在蜈蚣博弈中一樣,合作很難持續到最後能獲得最大利益的階段。
戀愛關係中的長期承諾
- 在戀愛關係中也可以看到蜈蚣博弈的影子。情侶雙方A和b考慮建立長期關係,如結婚等。
- 每一個階段都有“合作”(繼續投入感情、時間,為共同的未來努力)和“不合作”(分手)的選擇。在早期,A可能會為這段關係付出很多,比如花費時間陪伴b,支援b的事業發展等。隨著關係的發展,b會考慮是否也以同樣的方式“合作”。如果b對A的長期忠誠度有所懷疑,或者覺得未來沒有保障,可能會選擇“不合作”,結束這段關係。雙方其實本可以共同經營一段長久美滿的感情,獲得更高的“收益”(如幸
《借古詩抒發自己的情感》 第251章 蜈蚣博弈(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