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35章 曾布失禮自掘墳墓 (第1/2頁)

王文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說前面陳中、崔浩等人彈劾曾布,徽宗還覺得這些人是沒事兒找事兒的話,最近發生的這些事,特別是楊光華和蔡京問過的兩樁事兒,就不能不令徽宗有所考慮了。 太后在世的時候,徽宗一遇大事兒,就有問太后的習慣。可自從太后去世之後,徽宗沒了依靠,一方面他確實感到了自己當家的自在和開心,但另一方面也確實感覺到自己對許多事情無所適從,因此他遇事兒要麼就都推給曾布,要麼就跟楊光華傾訴或者商量。他本以為曾布值得信任,有曾布做宰相,他就可以輕輕鬆鬆自由自如的,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必對朝廷的事兒操那麼多的心,可眼下看來,曾布這個宰相所做的事兒跟他期望的距離很大。 徽宗把曾布和章惇、韓忠彥做了一下對比,發現曾布在許多方面跟章惇相似,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特別是曾布的脾氣太大,也太霸氣。相比而言,還是韓忠彥既溫和又耐心。凡事都能夠考慮他作為皇上的感受,並且對皇上的尊重和敬畏達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高度。眼下蔡京把曾布要送爵祿人情的事兒擺在了他的眼前,他既感到對曾布的做法不解,同時他又覺得就像蔡京說的,如此下去,他這個皇上就沒法做了,朝廷也會成了曾家的天下,因此他對這事兒不能再聽之任之,必須過問,怎麼個問法怎麼處理呢?他心裡沒數也沒有底。因此就在楊光華和楊戩送他回宮吃晚飯的時候,回到福寧殿,徽宗就叫楊光華稍等再走,問他說:“蔡京說的事情,究竟該怎麼辦?我心裡有點麻亂。你覺得呢?” 楊光華看著徽宗一臉的惆悵,知道他在這事上又拿不定主意了,不知道怎麼辦好。楊光華就先問一句,“我想先稟請皇上,如果曾布沒有這事當然好說,但如果確有其事兒,皇上打算怎麼辦?” 徽宗說:“我問你就是這個意思。我沒遇到過這樣的事,如果曾布確實辦了這事兒,我應該怎麼辦?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楊光華說:“這應該不是很麻煩的事,直接阻止不讓他辦就行了。因為每一個官職、每一個爵祿,那都應該是皇上的,只有皇上有這個權利任命官員。任命誰用誰,這都是皇上的權利和資格,別人無論是誰,都沒有也不應該想擁有,如果企圖擁有這個權利或者侵奪皇上的權利,那他就是僭越犯上,絕對不能聽之任之;如果聽之任之,那就是縱容,朝廷就會亂套,皇上也就沒了權威和尊嚴。” 徽宗又問:“這樣的事兒最重應該怎麼處理?最輕又該怎麼處理呢?” 楊光華回道:“根據朝廷的規矩和制度,如果確認有此事,曾布也承認,並且曾布向皇上誠懇檢討的話,可以對曾布提出口頭警告,敲打一下,這也是一種處分,但不必採取更嚴厲的措施。如果曾布不認賬、或者說明知自己違反規定卻仍然堅持,並且態度不好的話,那輕則要對其批評警告、並給予降職處分;重則應該嚴懲,最起碼也應貶官。因為這樣的事情性質擺在那裡,是很惡劣的。” 徽宗聽了楊光華這一番話,心裡算是有數了,就點點頭,表示楊光華可以走了。 那麼,楊光華為什麼對曾布的事兒關注度如此高,並且提出這樣的觀點呢?一則,他依據的是大宋律法;二,楊光華知道自己的觀點很容易被徽宗所接受。從曾布上任近兩個月以來,楊光華已經看清,曾布的霸道,跟章惇可謂半斤八兩,甚至比章惇還嚴重;曾布不但自私霸道,而且他還想當個千古一相,把權力用到極致。楊光華認為,雖然曾布這樣做,對皇上的大位是一個威脅,可是畢竟他還是要幹實事的。他跟蔡京相比較,蔡京能夠讓徽宗做一個自由自在、為所欲為的皇上。但曾布不想這樣。也就是說,只要曾布當權,他就會阻止徽宗做一些荒誕離奇的事,那麼大宋的江山最起碼還是穩定的,但蔡京的話就很難說,而這正是楊光華所期望的,因此他決定幫助蔡京把曾布拿下去,然後把蔡京扶上來。如此一來,不需要楊光華親自出面做什麼,他的許多目的就可以輕鬆的達到。 徽宗聽了楊光華的分析和建議,決定找曾布好好的談一談。第二天早朝散了之後,徽宗就直接給曾布說,“你和蔡京都到垂拱殿來”。 曾布這幾天心情很不好。他覺得似乎很多人在跟他作對,這種情況跟他剛剛當上宰相時明顯不一樣。他覺得,如果不改變這種狀況,那麼他今後的路就更難走,必須把這些跟他作對的人壓住。而要壓住這些人,就首先要皇上一如既往地做好空頭皇上,而不能對他執政進行干預。因此他一聽皇上讓他到垂拱殿,他覺得正好也要跟皇上談一談,在心裡說:你不找我,我還要找你呢。 曾布和蔡京跟著徽宗楊光華來到垂拱殿,後面還跟來了翰林侍講溫益和御史陳中。這兩人都是楊光華單獨打招呼,讓他們一起來的。溫益作為翰林侍講,算得上皇上的老師,自然是維護皇上

《巔峰對決終極之戰完整版》 第135章 曾布失禮自掘墳墓(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