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3章 太后打出組合拳 (第1/2頁)

王文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早朝前,楊光華連夜寫好的稿子,塞到了梁師成的袖筒裡。中午吃飯的時候,他又專門跟曾肇坐在一桌,悄悄地把跟皇上交談的大體內容給曾肇說了一下。 曾肇聽罷,只說了一句:“這樣皇上還是難以有所作為,咱們還需要直接幫他做點工作”。 楊光華輕聲地問:“咱們能幫皇上做什麼?”。 曾肇說:“得先想辦法從現有職位中挖出幾個,騰出空位子,使官員能流動起來,皇上就能運作了”。 “這......,”楊光華茫然地看著曾肇,略顯尷尬地說:“曾大人,您說的這個,我一竅不通,讓您見笑了。”。 曾肇擺了擺手,說:“你才上班不到一個月,很多事還在摸索和學習研究階段,不通啊,再正常不過。” 楊光華用真誠的目光看著曾肇“那,只能請您做了”。曾肇點了點頭,“好,我去做。只是不知能不能做成”。 楊光華本來還想問一下,要做什麼事?但看到吃完飯的蔡卞走了過來,就站起來說:“兩位大人,我先走了”,拿起空碗去了洗涮間。 兩天後的上午,散了早朝,楊天華回到辦公大廳,剛擺好文具,曾肇就走了過來,指點著手上的稿子對袁布凡說:“老袁,我讓楊光華抄一下,太后等著要”。 袁布凡哦了一聲,問:“什麼內容啊”? 曾肇回道,“是太后恩准寧廣遠和禮部尚書李進,申請退休的詔書”。 袁布凡說,“噢, 寧廣遠有七十了”? 曾肇一邊說“還差兩歲吧,身體不好,一直有病”,一邊就把草稿放在了楊光華面前。 楊光華聽清楚了曾肇的意思,便接過稿子,對曾肇點了點頭說:“我馬上抄”。 楊光華看著那份詔書,心想,莫非這就是曾肇所說幫皇上做的工作?可兩個老臣退休,跟皇上要解決的急迫問題,會有什麼關係呢?他琢磨不透,畢竟他對朝廷錯綜複雜的業務關係和執行機制還不夠熟悉,有的甚至一無所知。 次日上午,這份批准寧廣遠和李進退休的詔書就下發了。這篇詔書還是按原來的程式,由宰相、中書舍人、給事中都稽核簽字之後下發的。令人驚奇的是,這篇詔書剛發下去,下午一上班,一份太后的手詔又發下來了。太后和皇上的手詔,是不用經過層層簽字,可以直接下發的。太后手詔上赫然寫著:“任命陸佃為參知政事(正二品),袁布凡為代理戶部尚書(從三品),韓忠彥為吏部尚書(從二品),李清臣為禮部尚書(從二品),曾肇為首席中書舍人,主持中書省文秘工作”。 楊光華恍然大悟,果然,曾肇為皇上做了件大事。參知政事,原本是太祖時為牽制宰相而設的職位,又叫執政。可他聽說,自打章惇任宰相以來,凡大事都不讓寧廣遠參與,加上寧廣遠身體不爭氣,經常病休,久而久之,章惇就把執政的權力全攬在手上,執政就形同虛設,形成了宰相獨斷專行的局面。對此,寧廣遠很是不滿,卻又無可奈何,只能生悶氣。在這種情況下,曾肇勸他退休,他也正好找個臺階下了。至於李進,本就快到退休年齡,只差幾個月,身體也不好。這兩人一退,就騰出了位子。沒等章惇反應過來,太后和徽宗已經把空位填上了。並且,如此推磨式的一轉,就將把持官員提拔任命、檔案稽核兩大關口的陸佃和袁布凡,調離了原崗位,一下把這兩個至為重要的關口開啟了。而這兩個關口,都是章惇把持得最牢固、對章惇最為忠心、最能賣力的部門。雖然楊光華給徽宗提過兩次建議,但因沒有鑰匙,自然就無法開啟這兩把鏽鎖。到底薑是老的辣,曾肇僅僅動員兩位老傢伙退了休,令皇上愁煩煎熬的棘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不超兩天,太后又下了一道手詔,內容是:“為提高朝廷辦事效率,最佳化公文管理辦法,特詔令朝廷各部門、全國各級官府,即日起,朝廷下發的檔案,一律由相關業務和職事部門起草,經中書舍人稽核,宰相稽核簽字後,報請皇上審籤,即可下發。凡是皇上的聖旨、詔書、制書、敕令等檔案,由翰林院起草、中書舍人稽核,報請皇上審閱並簽字蓋印後即可下發。地方官府上報朝廷的文書檔案,報皇上的經中書舍人初審、宰相終審後,呈報皇上;送報各部門的,直報各部門並報御史臺閱處,由御史臺監督相關部門落實”。 楊光華一看,嗬,這不就是他給皇上提出,解決公文流程的問題嗎? 這份手詔一下,公文流程的問題迎刃而解。令人幾乎驚掉下巴的是,僅隔了五天,一份重磅檔案又出臺了。這份詔書列了一大串大赦官員的名字,蘇軾赫然列在首位。楊光華一看,猛拍了一下大腿,心中暗叫一聲:“好”,心想,太后和皇上這一連串的組合拳,打得簡直太漂亮,太絕了! 這也是韓忠彥剛剛上任吏部尚書,就按照皇上和太后的旨意做的第一件大事。這正是重要部門換將的重要作用和意義所在。本小章還未完,請

《巔峰對決終極之戰完整版》 第53章 太后打出組合拳(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