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登州見聞 (第1/3頁)
吳仲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沒有汽車、火車、飛機的古代,乘船是最快也最舒服的出行方式,當然你若是暈船,那就另當別論了,好在張寶沒有暈船的『毛』病。
離開二龍山以後,張寶沒有選擇走陸路北上,而是一舟東去,入海走海路沿海岸線抵達登州境內。在財力物力都有足夠保證的前提下,以阮小七為首的北方水軍的廟島列島駐軍基地正在緊張而有序的建設當中,張家的水軍那是得到朝廷許可的,是得到官方認證的,所以沒有人會來尋張寶的麻煩,相反,由於修建駐軍基地所需的材料需要從登州境內大量購買,反倒讓許多人知曉了張寶的大名。
古時通訊手段落後,人們獲取各種訊息的來源要麼來自官方公佈,要麼來自小道訊息。只是官方公佈的往往是刪減版,而且也不會對某一人進行“專訪報道”,除非這人犯了事,全國通緝。而小道訊息的真實『性』又低,聽個熱鬧就好,當真就是傻子。
登州距離汴梁甚遠,登州的人能知道張寶這個人,那還是從張家的買賣開始。可張家的買賣是賣東西,不會特意對張寶這個家主進行宣傳,更不會告訴別人張傢俱體的情況。大多數人對張家的瞭解,一方面是自己的猜測,一方面則是隻言片語的道聽途說。
都傳言張家很有錢,而這回登州百姓透過張家建築隊對登州的大采購,更加確定了這一點,張家是真有錢,不僅有錢,而且有勢,張家家主張寶,深受帝寵,否則能允許他光明正大的組建私人武裝?
對於登州百姓來講,水軍並不陌生,作為鄰海地區,登州境內的水寨不下十餘處,可就沒有一處能像張家水軍那樣財大氣粗的。而且更讓人驚奇的是,張家水軍的那些兵丁,手頭明顯很寬裕,下館子買東西從不賒賬。當然也有對那些兵丁感到不滿,就是那些兵丁從來不去『妓』館一類的風月場所,看著一個個金主從眼前經過卻沒機會伸手抓住,這種感覺的確叫人鬱悶。
倒不是因為張家的兵都是苦行僧,而是張寶所定下的軍紀裡,有一條規矩切實的寫在裡面。張家兵丁的福利待遇十分高,為了一時痛快而丟掉這份工作,只要頭腦清醒的人就知道該如何選擇。
堅持完成五年的“兵役”,然後用這五年攢下的錢回家蓋房置地再娶個黃花大閨女過日子,這筆賬誰會算不清?
當兵的之所以名聲不好,那是因為當兵沒盼頭,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把小命給丟了。既然這樣,可不就過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活一天賺一天。但當了張家的兵,首先是這待遇就不一樣。大宋官兵的待遇跟地點有著直接關係,戰鬥力最高的西軍,一個普通兵卒一月的餉銀是一貫,但同樣是普通兵卒,在京城汴梁的餉銀便是五貫。
但這種情況在張家是不存在的,張家不按地域定餉銀,而是單純的以軍中的職銜來定。並且對於下級軍官的選拔,也是採取競爭制,能者上庸者下,有能耐就能多賺錢,而沒能耐,那就只能看著有能耐的多賺錢了。
每隔一段時間,軍中就會舉行一次選拔,表現合格者職位不變,表現突出者得到提拔,若是出現不合格者,那就只能把職位讓給合格者了。這種比較公平的晉升方式,極大調動了兵卒對訓練學習的興趣跟積極『性』。
有競爭,才能有成效。張家水軍成軍的時間並不算長,但所具備的戰鬥力卻已經不容小覷,這除了張寶捨得花錢提高兵卒的身體素質外,就是這種晉升制度在起作用。
誰不希望自己做個人上人,只是過去出身不好,想要做個人上人難如登天,可如今只要透過自身的努力,那就有機會達到自己的目的,換誰不想抓住這種機會?
張寶並不擔心訓練兵丁這種事,也不擔心會有人背叛自己。他所選中的人,首重人品,其次才是能力。諸位阮家三兄弟、鄧元覺這類人,都是講義氣重情誼的『性』格,只要張寶沒做對不起他們的事,他們就不會選擇背叛,而像李俊、張順等人,在重義氣的同時也看重個人利益,跟著張寶混對他們來講有利無害,尤其是在見識到張寶目光長遠,高瞻遠矚的才能以後,李俊等人對張寶更是死心塌地,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封侯拜將。
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張寶一開始沒有急於招兵買馬,主要是因為空口無憑,即便說的天花『亂』墜,也難以叫人輕信。但今時不同往日,有了耽羅島這個海外基業的存在,張寶意識到自己的步伐可以稍微加快一點,這次到登州,除了探望一下正在登雲山招兵買馬的石寶外,張寶也想要會會登州的英雄好漢,看有沒有機會招攬一二個過來。
梁山上的各派系中就有一個登州系
《重生大宋之一手遮天筆趣閣無彈窗》 第一百三十章 登州見聞(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