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讀報時間 (第1/2頁)
金哨本無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斜對著新的特區證券所,是特地起了個吉利字號的“紅牛”茶館,茶館裡,潘聲遠、曾楷、花千、呂文介、萬友弘幾個人正在議論。
如今股票這幾天看漲,也不用時時盯著,這幾個人心情輕鬆,就在這茶館海闊天空地開聊:
“你說怎地報紙上忽然就不爭論甚麼是真儒學甚麼是假儒學了?
花千放下手中的《特區新報》,說道:
“潘兄,那等之乎者也的爭論,實在無趣得很。要我說,哈唐國講‘真善美強’,我看這個‘強’字就很不錯,在下十分贊同,有道是,不施霹靂手段,難顯菩薩心腸,你跟金兵講仁義,好使嗎!我大宋別的都好,就是在‘強’字上面差了些,否則也不會有那靖康之恥了。非說人家那‘真善美強’是偽儒學,與聖人經義不符,我看不符就不符,總比受那金兵的鳥氣要強。”
話說這一段大宋版的真理標準爭鳴,已經持續了好些天了,引發這場爭論自然是因為老丘丟擲的“真善美強”說,還有什麼“仁義禮智,真信美強”的新儒學論調,立時便被朱熹一門指斥為偽儒學,一時間《特區新報》為此展開了大爭鳴,好不熱鬧。
曾楷對花千這段話相當認同,於是助拳道:
“還是陳亮說得好,功到成處,便是有德,事到濟處,便是有理。只有強,才能成功,才能濟事,儒生皆曰要治國平天下,治國平天下,你不強,憑甚麼平天下!”
曾楷隨口就丟擲了陳亮的說法,這差不多是大宋版的黑貓白貓論吧,反正陳亮就是這麼講的。
對此,潘聲遠和萬友弘、呂文介三個卻是不以為然,聖人經義豈容篡改,三人活了幾十年,已經習慣了正統的聖人之學,哈唐國那幫人很明顯是牽強附會,將聖人的學說歪曲了。
五個人正爭論呢,羅兼到了。
“我說潘兄,在議論甚麼呢?”
“呵呵,我們閒極無聊,再說前些日真偽儒學之爭呢。正好,你訊息靈通,為何還沒爭出個所以然來,忽然就偃旗息鼓了呢?“
羅兼笑道:
“原來卻是為這事啊,這事嘛,原因其實簡單至極,朱熹前兩天不是做了格物院長嗎,他那些弟子也全在格物院任職,我跟你們說,格物院那可不是好玩的,嘿嘿,朱熹大人正在格物,用時髦的話來說,就是研究科學,科學嘛,研究起來一點都不比聖人之學容易,朱熹大人和他的弟子如今的精力都在研究科學上,還哪有心思爭那真偽儒學之事!”
曾楷一副原來如此的樣子,呵呵一笑道:
“那是,那是,據說茅特首研究那蒸汽輪機就費了不少心血,科學那玩意,太費腦子了,人家發明出來了,我們這等愚鈍之人看了也想不明白究竟是甚麼道理,朱熹大人縱然也是非凡之人,但術業有專攻,只怕碰上科學,也不大靈光了。”
“你們知道嗎,哈唐海歸那個女子還給朱熹一門上課呢,人家一個女子,學識都比朱門一幫驕傲的學子強,是不忍孰不可忍,人家朱門弟子發了狠,估計做夢都在想格物之學,哦,做夢都在琢磨科學,哈哈!”
朱熹一門人到了格物院,這幫人完全是外行,就這樣參加專案研究當然不行,怎麼也得灌輸一點基礎理論吧,結果就有穿越者輪流講授理論課的安排。每天晚上講兩節課,照說朱熹一把年紀了,卻還是跟弟子們一起上課,實在是不容易。人一上了年紀,學習能力便大打折扣,但或許朱熹天生就智力超群,據說學習起科學來,竟然不輸他那些弟子。
既然羅兼來了,他就成了中心人物,在萬友弘的慫恿下,羅兼拿起《特區新報》,開始解讀:
“報載,葉適去了臨安,前日又再度來到特區,此行負有鑄造新幣的使命,幾位兄臺,看來不久之後,整個大宋都將用上錚亮的銀幣和鍍鋅鐵錢了。”
“又報載,近幾月海上時有海盜劫財害命,疑是巨寇沈師所為,鑑於呂宋那面窩藏巨寇沈師,我大宋天兵已派兵前往搜捕,諸位,這下明白前些時軍中為何備戰繁忙了吧。據我估計,以我大宋天兵霹靂炸彈之神威,踏平呂宋只是旬日之間。”
“羅先生,我聽說那呂宋土壤肥沃,更勝臺灣,我大宋擒住沈師,乾脆便將那呂宋佔了,羅先生,你說是也不是?”呂文介這段時間一直在特區這邊大搞種植,動員福建家鄉宗族的一票人來到特區之後,就合夥種了兩百多畝紅薯和甘蔗,紅薯大獲豐收,甘蔗也長勢極好,這人嚐到了大規模種植的甜頭,因此對土地有一種偏執的喜愛,羅兼讀報既然讀到呂宋,呂文介心道,或許將來家族
《小說大宋的新智慧免費閱讀》 第二百三十九章 讀報時間(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