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頁)
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擺著四塊已經雕整好平面的大石頭。孫元起向石蘊玉介紹自己的計劃:“等叔祖孫壽州老大人從西安回來,便請他題寫校名,然後鐫刻於此處。”
從校名的石頭往兩側,分別有一道拱門。拱門之後,就是學校的圍牆。如今拱門已經大致完工,圍牆卻只建了半拉子。
走過拱門,是一大片綠地,上面栽滿了各種樹木,都是平整土地時需要移除的。挨著小河,澆水倒也方便。孫元起指著綠地中心,說道:“以後會在這裡建一個碑,刊刻為學校捐贈的芳名,讓每個入學的學生都要首先感謝為他們學習創造條件的賢達。”
沿著混凝土大道繞過綠地,是一座在建的橋樑。按照計劃,這座二十米長的橋樑將是中國特色的風雨橋。為了避免山洪到來時洪水四溢,孫元起已經安排人手,趁著夏旱修整河床、河堤,兩側河堤栽上銀杏。因為此時農忙已過,不少幹活的都是附近的農人。
橋還沒有建好,左近有臨時搭建的浮橋。過了浮橋,便覺得眼前一亮:一個已經平整好的操場出現在大路的左邊,用煤渣鋪就的橢圓形跑道圍著一片綠地,有幾個學生已經在上面撒歡地玩耍,大學的氛圍撲面而來。所謂的綠地,其實就是原先的野草地,只是把上面的碎石塊撿了,再鋪上厚厚的一層黃土,澆上水,幾天後就是一片綠意盎然。雖然做不到塑膠跑道、人工草坪,做成眼前這樣,在現今的中國已經是屈指可數了。;
路右側的稍遠處,是已經成形的兩排矮小建築。孫元起介紹說,那些是現在工人住的宿舍,以及食堂等附屬設施。開學前,部分建築完工後,工人撤離,將安置新入學的學生。
石蘊玉看了一路宏偉的建築與規劃,乍見這矮小的房屋,覺得與周圍格格不入,便問道:“百熙先生,為什麼不建得稍微好一些呢?這也太……”
孫元起對此自有主張:“原因有三個:第一,學校總面積達一萬五千餘畝,現在還沒有遠景規劃,如果隨意建設的話,對將來的進一步發展會形成束縛。負責這項工作的美國建築設計事務所將在下個月到達,開始全部規劃。到時候,學生宿舍、食堂將按照規劃建設,使得校園更加優美、方便。第二,即便可以現在建設,我也不會建,因為資金可能出現短缺。第三,哈哈,算是教育新來的學生,什麼叫做‘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確實,孫元起有些資金不足了。從開工以來,孫元起對現今的經濟情況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這年頭,最貴的不是人力,周圍的農人和京城招來的力夫,每天幾文、十幾文錢就能解決問題,甚至不要錢,只要每天供三頓飯就行。最貴也不是糧食、肉蛋、蔬菜,這也就是每天幾兩銀子的事兒。最貴的是建築材料。木材、石頭可以就地取材,這些自然不花錢。最燒錢的是鋼筋、水泥之類的,要不就是國內高價,要不就是外國進口。只一座講堂,便花費了近三萬兩白銀!即便現在美元相當堅挺,1美元可以兌換1。3—1。4兩白銀,在大規模建築面前,孫元起還是有些捉襟見肘。
石蘊玉默默無言。順著路繼續往前走,很快到了山腳下。那裡又是一個大工地,眼下已經有個雛形。雖然只是雛形,已經可以相見它宏偉的氣象。
在此建築物前站定,孫元起充當起講解員:“這座建築,是我和設計事務所共同設計的。”說到這裡,孫元起有些自得:“建築整體呈現花萼形,四周是三層小樓,共有五座。因為本校首先招收數學、物理學、化學、電子學四個專業,所以其中四座是各個系的教學樓。剩下最北面的一座,是學校的行政辦公樓。這五座小樓圍繞著中間的會堂。會堂總體為圓形,共有三層,與四周的小樓有走廊連線,從外界看,是完整和諧的整體。這座建築,融辦公樓、講堂、教學樓為一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是學生們的主要學習場所。”
石蘊玉咋咋嘴,似乎對這個建築的奇思妙想,或者說奇特造型很驚訝。
繞過大工地,是石砌的臺階,通往山頂。因為山勢平緩,每隔幾十級,就有一個平臺。孫元起說,以後可以在平臺上修成亭子,供學生活動、自習、讀書使用。
雖然山只有一兩百米,臺階足足有三四百級,走得兩人氣喘吁吁。山頂也是一個工地,已經蓋好了兩層,似乎還有繼續往上蓋的意思。
“這是我們的圖書館,將有五層。”孫元起說道,“這個圖書館坐落在進入校門後最高、最顯眼的地方,就是要提醒學生尊重知識、愛護知識、創造知識。”
石蘊玉恍然大悟:“這是圖書館啊!對了,我們商務印書館想捐助圖書館來
《《重生之大科學家》小說閱讀》 第3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