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第1/3頁)
棲柒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崇彝《道鹹以來朝野散記》:“穿葛紗,冠用萬絲帽,是以細生葛組成者,色深黃;其餘紗衣,冠用白羅緯帽。單衣之期,或用緯帽,或用暖帽,以視天氣之冷暖。”
弁
古代一種尊貴的冠,為男子穿禮服時所戴。吉禮之服用冕,通常禮服用弁。弁主要有爵弁、皮弁。爵弁據說是沒有上延的冕,色似雀頭赤而微黑,用於祭祀。皮弁用白鹿皮做成,類頂,類似今日瓜皮帽,鹿皮各個合處綴有一行行閃光玉石,用於田獵戰伐。由漢至明,弁的形制雖有差異,但始終是法服主要內容之一。《詩.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鄭玄箋:“會謂弁之中,飾之以玉,皪皪而處,狀似星也。天子之朝,服皮弁以視朝。”《隋書.何稠傳》:“魏、晉以來,皮弁有纓而無笄導。稠曰:‘此古田獵之服也。今服以入朝,宜變其制。’故弁施象牙簪導,自稠始也。”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冠服.弁》:“《大明諸司職掌》雲:‘皇帝皮弁,用烏紗帽之,前後各十二,每各綴五采處十二,以為飾。玉簪導,組纓。朔望視朝,降詔、降香、進表、四夷朝貢、朝覲用之。’”
冕
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在舉行祭祀等大典時所戴的大禮冠。外黑色,裡硃色。冕頂有長方板,稱為延,後高前低,略向前傾。延之前端綴有數串小圓玉,謂之旒。冕加在髮髻上,要橫插一長笄(簪),以別住冕。笄的兩端繞頷下系一小絲帶,謂之紘;又各用一條名叫枕的絲繩掛下一個綿丸,謂之纊,纊下端飾玉,謂之珎。因兩珎正當左右兩耳,故又名充耳、塞耳。旒、松、纊都是冕的部件。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說前後各有十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歷代之制大略相同。南北朝以後,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專稱皇帝的禮冠。《淮南子.主術訓》:“古之王者,冕而前旒。”高誘注:“冕,王者冠也。”唐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九天閶闔開宮殿,萬衣冠拜冕旒。”
巾
一種通常用於裹頭的織物。始用於庶人,東漢流行開來。西漢的巾多約發,東漢的巾多裹頭,以一塊布帛罩在頭上以為風雅,稱幅巾。其質料較著者為綸巾,其樣式有襙頭、帢等。隋唐巾裹俗稱幞頭,“裁出腳,後幞發”,四角皆成帶狀。幞頭內加進一個固定飾物,覆在髮髻上,裹出各種形狀,稱巾子。宋除幞頭外,有籠巾,架在梁冠之上,為高階官員服飾。明保留了籠巾,一般士人則多用四方平定巾,又有系束髮髻的網巾。婦女也裹巾。宋明以來,文人仿古,以裹巾為雅,正式的冠帽很少有人過問。《釋名.釋首飾》:“士冠,庶人巾。”《玉篇.巾部》:“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後人著之於頭。”《漢書.賈山傳》:“赦罪人,憐其亡(無)發,賜之巾。”《後漢書.馮衍傳》:“乃共罷兵,幅巾降於河內。”李賢注:“不加冠幘,但以一幅巾飾首而已。”元字文懋昭《金志.男女冠服》:“婦人辮髮盤髻,亦無冠。自滅遼侵宋,漸有文飾。婦人或裹逍遙,或裹頭巾,隨其所好。”《胡氏雜抄.姚氏記事編》:“明季服色,俱有等級,鄉紳、舉貢、秀才,俱戴巾,百姓戴帽。寒天絨巾絨帽,夏天鬃巾鬃帽。又有一等士大夫子弟,戴飄飄巾,即前後披一片者;純陽巾,前後披盤雲者。庶民極富,不許戴巾。今概用貂鼠、狐皮纓帽,不分等級,傭工賤役,與現任官員,一體亂戴。”
綸巾
古時頭巾名。幅巾的一種,以絲帶編成,一般為青色。相傳為三時諸葛亮所創,又稱“諸葛巾”。後被視作儒將的裝束。《晉書.謝安傳》:“[謝]萬著白綸巾,鶴氅裘,履版而前。”宋陳與義《晚晴野望》詩云:“洞庭微雨後,涼氣入綸巾。”明王圻《三才圖會..諸葛巾》:“諸葛巾,此名綸巾,諸葛武侯嘗服綸巾,執羽扇,指揮軍事,正此巾也。因其人而名之。”
幗
亦寫作“簂”。古代婦女覆於發上的飾巾。後以“巾幗”代稱婦女。《後漢書.烏桓鮮卑傳》:“婦人至嫁時......飾以金碧,猶中有簂、步搖。”《後漢書.輿服志下》:“二千石夫人,紺繒簂。”《晉書.宣帝紀》:“諸葛亮數挑戰,帝不出,因遺帝巾幗,婦人之飾。”《玉篇.巾部》:“幗,覆發上也。”《隋書.五行志上》:“後主好令宮人以白越布折額,狀如髽幗。”
幞頭
亦名折上巾。又名裹。一種包頭的巾。相傳始於北周武帝。始名帕頭,至唐始稱為幞頭。初以紗羅為之,後因其而不挺,乃用桐木片作一山子衫在紗內,使頂高起。裹幞頭時除在額前打
《豪門夜宴為了賑災?》 第三百零九章(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