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51章 埋沒的人才 (第1/2頁)

秋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散會都到了五點了,隨著各個工作區分頭召集會議之外,其他人員都在紛紛離去。 辦公室抽調了八個年輕幹部連夜匯總出來鎮直單位德評議,直到晚上九點才把成績匯總出來,送給書記鎮長。 趙雲成書記和孫宗遠晚上在食堂簡單吃了點飯,然後聽取郭永祥牽頭人代會籌備情況彙報。 郭永祥這個人年齡雖然大一些,工作上還是很靠譜的,會議籌備方方面面做的還是比較周全的。 三個人正在閒聊中,辦公室人員把鎮直單位的評議結果送過來。 孫宗遠先看了位居前三名的單位: 紅花鄉工商所、派出所和小學。 畜牧站應該得第一名,但屬於鄉屬部分,不參與評議。 心裡想中學也不錯,不過排的是第五名,成績也還可以。排名前六名之內只有一個是紅石鄉片區:紅石派出所 又接著看最後面的單位: 紅石鄉中學、紅石衛生院和紅石食品站。 有意思,先進單位都是紅花鄉片區的,後進的都是紅石鄉片區的。 排名一直到六名之內才有個紅花鄉片區單位: 紅花供銷社 郭永祥看了一眼之後,想起身離去。 趙雲成喊住他。 三個人看完之後,趙雲成讓孫宗遠先說個意見。 “按理說,這個評議是很公正的,知道這個評議的算上黨政辦人員也就五六個人知曉這個事情,根本沒有透風撒氣的可能。” “我的意思是,所有參與評議的單位設定三個等級,一等獎的按照實際在福山工作的人員每人200元獎金,二等獎的每人100元,三等獎的每人50元。” “做個公示榜,每個單位得分情況否寫上去,下面是辦公室匯總人員簽名,以便保持公正性。結果報給每個單位的上級主管局,讓你他們也對派駐在福山鎮的部門嚴加看管!” 孫宗遠說完之後,然後瞅著趙雲成書記,趙雲成問: “老郭,你有什麼補充的嗎?” 郭永祥搖搖頭說:“我沒有,我看孫鎮長的意見很好的。” “我看也可以,不過兩個派出所春節期間要加強夜間巡邏和穩定社會治安工作,每個給另外撥付一萬元的工作經費吧,其他部門個人拿獎金了,就不再考慮了。” “還有我看這個公示榜等到人代會召開之後再張榜吧,注意參與人員的保密!” 臘月十一,原紅花鄉大院裡靜悄悄的,全體機關幹部都進入了兩個工作組,老早的就奔赴各自工作崗位去了。 鎮裡只剩下幾個掛工作組的黨政辦人員和人代會籌備人員。 孫宗遠把人代會的政府工作報告看了兩遍,邊看邊改,對明年的工作重點和經濟社會發展指標是一遍遍的計算、複核,同時又對實施這些重點工作的資金投入進一步推算,這個年代政府雖然可以負債,但是入不敷出總是讓人感覺彆扭,適度負債和適度超前謀劃工作也屬於正常,現在的人觀念還不夠解放,總是怕負債當做敗家子,沒辦法,孫宗遠也只有向這個年代低頭了。 看完之後,讓會議秘書處繼續修改材料,然後去了紅石片區和紅花片區的四個工作區瞭解兩個集中活動開展情況,總體上紅花片區推進還是比較順利,群眾也富裕,幹部的威信也高,兩項工作完成達到70%左右,這個速度還是不慢的,要知道紅花片區這項工作開展也才三天左右。 紅石片區相比紅花片區啟動的晚,倒是幹部有激勵政策,所有參與的熱情還是蠻高漲的。 今天是紅石片區開展活動的第一天,好的村已經完成了20%以上了,有個別村也就剛開張,還是個別黨員幹部帶頭繳納的,要不然可能就是掛了個零蛋了。 紅石片區龍崗工作區書記蔣承佑是個三十二歲的中專生,是個國家恢復高考第一年以後考取的下鄉知識青年,下鄉在紅石,畢業後也分配在紅石工作。 透過和蔣承佑溝通了解,孫宗遠發現這個人還是很有思想的。 蔣承佑把分給他的十名機關幹部分派到六個村,每個人按照上級獎勵的70%拿基礎數,然後按照工作區獎勵情況再根據考核再次分配給各村。 對村裡是早晚排程,每個村的兩委成員參加,每個村都按照生產小組分成若干個徵收小組。 六個村二十個生產小組,蔣承佑找了一個大黑板,把每個小組的進度都標註在上面,誰幹的快一目瞭然。 蔣承佑按照先幹部、再黨員然後是黨員幹部親屬、最後是群眾的工作路徑開展工作,效果應該說出奇的好,昨天晚上他們就召開了各村黨員群眾代表動員大會,今天一大早整個工作區各村的黨員幹部和親屬基本都交齊了,現在的工作重點是一般群眾,由於幹部親屬都按標準繳納了,很多群眾也就沒有多大的想法,一天時間竟然完成了60以上,一點也不比紅花片區早開展三天的進度。 孫宗遠暗想: 這個蔣承佑不會也是重生過來的幹部吧,不然怎麼會借用三十多年以後城市棚戶區改造拆遷的經驗了呢? 就是他收繳三提五統的這個辦法,認真總結出來就是一個加強黨的建

《重生之八十年代逆襲小說免費完結》 第151章 埋沒的人才(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