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5部分 (第1/4頁)

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信的是:孝莊太后以幼時愛侶,出以萬縷柔情,約束多爾袞的“最後行動”;其間綢繆委曲、調護化解,不知費了孝莊多少苦心,最危險的時刻,是多爾袞尊大妃為孝烈皇后祔廟之時,母以子貴的“太后”已經出現,事實上已等於詔告天下,他——多爾袞就是皇帝。天下臣民有忠於太宗欲起而聲討者,此時必當有所行動;若無行動,即是承認多爾袞得自立為帝。此時所欠缺者,不過一道即位詔書而已;而此一道詔書終於未發,即是孝莊對得起太宗的地方。

分析至此,我可下一斷語,孝莊下嫁多爾袞,絕無其事,失身則必不免。孝莊不欲與太宗合葬,即以白璧有玷之身,愧與太宗同穴。她的辱身以存太宗天下的苦心,康熙完全瞭解,所以孝養無微不至。及至孝莊既崩,不可與太宗合葬,則不獨康熙瞭然,臣下亦瞭然,徐乾學特撰《古不合葬考》,即非承帝之旨,亦必有迎合之意。但康熙雖不能葬孝莊於昭陵,而亦終不忍別葬,以致浮厝數十年;而臣下無言此事者,即以深知此事如佛所云:“不可說,不可說!”能說者,為後世我輩。 。。

多爾袞的身後事(2)

多爾袞既薨,勢力猶在,歸靈至京時,世祖親率親貴大臣,縞服迎奠東直門外;其時已尊之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故以太子奉迎梓宮之禮接靈。至順治八年正月,猶追尊攝政王妃為成宗義皇后。“成”者,論其功績;“義”者,美其謙讓。凡此皆足以證明朝政猶操之多爾袞親信之手,而未幾即遭清算,則因英親王阿濟格思奪多爾袞的兩白旗繼之為攝政王,為多爾袞的親信舉發,變成兄弟自相殘殺,鄭親王濟爾哈朗得以盡反朝局。其事始末,大致如《東華錄》所載:

順治八年正月甲寅,議和碩英親王阿濟格罪。先是,攝政王薨之夕,英王阿濟格赴喪次,旋即歸帳。是夕,諸王五次哭臨,王獨不至。

按:英王獨不至者,隱然表示其身份在諸王之上,而與攝政王平;亦即表示多爾袞既死,應由其攝政。

翌日,諸臣勸請方至。英王途遇攝政王馬群廝卒,鞭令引避,而使己之馬群廝卒前行。第三日遣星納、都沙問吳拜、蘇拜、博爾惠、羅什曰:“勞親王系我阿哥,當以何時來?”

按:“勞親王”者,郡王勞親。勞親王為阿濟格第五子,此時奉父命,領兵自京師趕來。

眾對曰:“意者與諸王偕來,或即來即返,或隔一宿之程來迎,自彼至此,路途甚遠,年幼之人,何事先來?”蓋因其來問之辭不當,故漫應以遣之。吳拜……等私相謂曰:“彼謂勞親王為吾等阿格(哥),是以勞親王屬於我等,欲令附彼。彼既得我輩,必思奪政。”於是覺其狀,增兵固守。

按:吳拜即武拜,與蘇拜皆多爾袞麾下大將,武功卓著。勞親王已先為多爾袞取入正白旗,表面似為喜此胞侄,實際上有以勞親王為質子之意。多爾袞對同母兄阿濟格之防範甚嚴,見下引:

又英王遣穆哈達召阿爾津、僧格。阿爾津自本王薨後,三年不詣英王所矣。今不可遽往,應與攝政王下諸大臣商之。於是令穆哈達回,遂往告額克親及吳拜、蘇拜……額克親謂阿爾津曰:“爾勿怒,且往,我等試觀其意如何。”

按:阿爾津、僧格皆隸鑲白旗,所謂“本王”即指豫親王多鐸。多鐸薨後,鑲白旗歸多爾袞,恐阿濟格染指,故不準阿爾津等在英王門下行走。

英王復趣召,阿爾津、僧格乃往。英王問曰:“不令多尼阿哥詣我家,攝政王曾有定議否?”阿爾津等對曰:“有之。將阿哥所屬人員置之一所,恐反生嫌,故分隸兩旗,正欲令相和協也。攝政王在時既不令之來,今我輩可私來乎?此來亦曾告之諸大臣者。”英王問曰:“諸大臣為誰?”阿爾津、僧格對曰:“我等之上有兩固山額真、兩護政大臣、兩護軍統領。一切事務,或啟攝政王裁決,或即與伊等議行。”

按:多鐸多子,第二子多尼名義上為鑲白旗旗主,但一部分已改隸正白旗,而正白旗亦必有一部分改隸鑲白旗,此即所謂“正欲令相和協”,實際上為多爾袞兼併的一種手法。多尼亦為阿濟格胞侄,但多爾袞禁止多尼至阿濟格處,防範之嚴可知。

又所謂“固山額真”即都統,為一旗最高的行政長官,但其時亦須聽命於旗主;“議政大臣”由崇德元年設“十六理事大臣”而來,每旗兩人,便於天子干預各旗事務,以及各旗配合中央要求,有所協力;“護軍統領”則為實際帶兵作戰的大將,一旗分為左右兩翼,所以有兩護軍統領。阿爾津等曾任議政大臣,亦曾為護軍統領

《清朝的皇帝有12位分別是誰》 第1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