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羅陽領兵 (第1/1頁)
木裡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任光是地地道道的宛城人,做過鄉嗇夫,也做過遊徼,後來做了縣廷掾。 一月間,各鄉祭祀先農,舉行祠先穡和祖先等活動。 任光作為廷掾,有督導鄉事之責,便穿了一身好衣裳,到各鄉參加活動。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宛城突然就被反賊給圍了。 他有家不能回,帶著隨從躲在一處莊園內,不敢冒頭,和圈養的食客們時刻防備賊兵。 多日無事,任光有些坐不住,仗著身手不凡,帶了一兩個食客出來探聽情況。 後來大家也知道,被漢軍抓了,要扒他的衣服。 死裡逃生的任光,回到莊園,和眾位食客說了今天的遭遇,一時間都讚歎不已。 “劉子琴於我有活命之恩,大恩不可不報。我已約定明日趕赴投效,諸位若有願者,可隨我一同前往。如不願者,可分了莊園財貨,各奔前程,在下絕不阻攔!” 任光說罷,用眼光掃過百十來號食客,等待他們的答案。 “恩主今日能得保全,想那劉子琴必也是仁義之輩。我等往日多受恩主潤澤,豈能無義貪生,便隨了恩主一同投效漢軍,未知不是一條明路!” 一位食客開言後,其他食客紛紛附和。 “我等願隨恩主。” “願隨恩主一同投效漢軍!” 任光擺擺手,叫眾人安靜:“既然諸位顧念舊情,不願棄我而去,那今晚便收拾了行囊,明日一同往從劉子琴。” 一夜無話。 第二天,早早等在相約之地的劉賜,看到任光帶著百十號人,大包小包的趕來,翻身下馬,快步迎了上去。 “哈哈,伯卿真乃志士也!” 劉賜笑著拍了拍任光的肩膀。 “走,隨我回棘陽拜見陛下。” 劉賜當年破家舍業為劉騫報仇,劉玄心中對他十分敬重,同時也十分倚仗,不然也不會叫其做了光祿勳。 劉玄見是堂兄舉薦人才,當即拜任光為偏將,暫居安集掾之職。 “伯卿,你初投漢軍,身無寸功,便居偏將之位,恐眾心難服!如今各部軍帥率領人馬徇行各縣,你且隨眾一同攻城略地,若有功勞時也不教他人非議!” 劉賜倒是個好大哥,主動為小弟鋪路,但是騾子是馬,只能各憑本事了! 任光心思剔透,當即拜道:“謝將軍抬愛,在下必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最後,劉賜把任光安排到宗佻手下,一起北上略地潁川。 漢軍此時只留下五萬人馬圍困宛城,其他各部由諸位大將軍帶領,各路出擊,攻打湖陽、新野、育陽等縣。 而成國上公王鳳、廷尉大將軍王常、驃騎大將軍宗佻,率領各部人馬,北入潁川,征討潁川諸縣。 羅陽如今官升偏將,和姐夫鄧晨各領了一支人馬,跟著宗佻往潁川開拔。 第一次帶兵,羅陽有些激動,心中默唸前世時聽來的各種戰術思想,一時間信心滿滿,摩著拳擦著掌,準備大幹一場。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就是他現在的真實寫照。 “文叔,那五威將李軼,自更始即位之後,時常與朱鮪、陳牧等人往來,只怕欲為更始爪牙,目中已無伯升!” 鄧晨騎著馬,說起了五威中郎將李軼。 “此事我也有所覺,其兄李通乃兄長心腹,李軼鼠輩小人,不足為慮。” 羅陽對李軼沒有放在心上。 如今剛入三月天氣,一路上春色撩人,入了潁川界,來到昆陽城下,一望無垠的麥田,叫人十分喜悅。 在路過一處槐樹林時,羅陽心中一揪,看著正自飄落的白色花朵,不禁思念起了長安。 自從去年起兵後,一路輾轉,亂哄哄東奔西跑,也沒有空閒和心思去想念佳人。 如今見了這片槐樹林,卻又勾起思緒,想起與韓千千徜徉花海無憂無慮的小日子。 一別三年,也不知太學現在如何了,驢行和逐貧居還在不在了,鄧禹這小子是不是還在當好奇寶寶,而韓千千是不是早已經嫁做了他人婦! 哎!一別經年,物是人非也! 且說羅陽心思電轉,想起的鄧禹小夥子,如今正待在新野家中。 他和陰識差不多,聽聞舂陵起兵,宛城兵敗,便也離了太學,趕回南陽。 到家後本想帶些賓客,往漢軍中尋朱仲先和劉文叔兩位兄長,共圖大事,但卻被族老阻攔。 “仲華,叛軍雖勝,卻無根基。朝廷若盡起大軍,必被雷霆掃滅也。且鄧寬年紀尚幼,你一旦死於沙場,誰來侍奉父母。不如靜觀其變,再做打算。” 被族老如此勸說,鄧禹只得呆在家中侍奉雙親。 後來聽說劉玄登基稱帝,劉演做了大司徒,卻沒有聽到兩位兄長的訊息,便安下心,教自家二弟鄧寬讀書寫字。 這一日,正在家中讀書的鄧禹突然聽到一陣喧鬧。 “賊人攻城了!賊人攻城了!” 鄧禹放下書簡,匆匆跑出家門,來到城牆上。 縣宰潘臨正在指揮軍卒準備抵禦來犯之敵。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重生成為漢靈帝的小說》 第144章 羅陽領兵(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