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蓬萊 (第1/2頁)
樹下野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文卿向來從容淡定,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從未如此忘形。眾道士見狀大喜,圍攏再看,頓時又爆起一片驚呼。
許宣從人群間隙望去,心中一震,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張圖長近六尺,五彩斑斕,畫的雖仍是地理海圖,卻比先前平添了許多山川島嶼、兇禽怪獸。被燈火映照,幻光流離,但見江海洶洶奔流,波濤起伏;鳥獸盤旋飛舞,破浪騰空。不像是畫,倒像是皮紙中鑲嵌著活生生的情景。
金國小王爺亦大為駭異。他自恃無所不藏,卻何曾見過這等會“動”的圖畫?瞠目結舌了好一會兒,才道:“這……這是什麼東西?國師說的……說的足可覆滅南朝的秘密便是此圖?”
林靈素嘿然道:“歷朝歷代的興亡、陰陽五行之奧秘,盡在於此,何止區區一個狗屁趙宋?”
王文卿雙眸光芒閃爍,微笑道:“他說得不錯。這張‘煉天石圖’是帝女媧採太古青龍的鱗皮,用五色石的彩墨親手繪製而成,又叫‘青龍皮圖’。‘煉天石圖’共有五幅,分別繪製在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獸與中土混沌獸的皮骨之上,合在一處,才是真正的‘煉天石圖’。”
艙內鬨然,許宣心底又是一震,看來之前在揚子江上,林靈素所說的那些話竟是真的!
女媧補天的故事可謂婦孺皆知。
相傳太古時代,伏羲化羽之後,兇獸頻出,叛軍四起,就連西北角的天柱山也被水神撞斷,乃至天崩地裂,九州大亂。
女媧採五色石補住天裂,又用剩下的五色石鎮伏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凶獸,平定了四海之亂。青龍屬木,木生離火,此圖以它鱗皮製成,難怪能倍增火勢,而自身分毫無損。
金國韃子最敬女媧,每年春分日必定要祭祀女媧、伏羲、青帝三位大神,聽說此畫是女媧所繪,無不凜然變色,紛紛伏身拜倒。
那小王爺也伏地磕了三個頭,起身肅然道:“敢問國師,五色石上藏了什麼秘密,與歷朝歷代的興亡有什麼相關?”語氣恭敬,顯然再無懷疑。
王文卿道:“陰陽和合,乃生萬物;五行生剋,方有四季。世間一切興衰更迭,全都源於陰陽五行的變化,各朝各代的更替自然也不例外。比如周朝尚紅,以火為德,行的是火運。
“秦始皇吞併列國後,自稱水德,以水克火,因此得了周朝天下。然而實際上,秦國地處西方,行的乃是金運,能成大統,是因為周朝國運早已凋敝,那一丁點殘餘的‘火德’,反倒有助於冶煉‘金德’。
“再往後推演,五行火克金,金生水,水復克火。這就是為什麼金德的秦國會被南方的楚人所滅,而火德的楚霸王又會敗於秦國亭長劉邦之手,最終讓尚水的漢朝得了天下。
“漢高祖為了讓各國信服,自稱得天佑,斬白蛇。所謂‘白蛇’,暗指的便是秦國的‘金德王運’。但漢朝既是水德,分明由金而生,又豈會克之?不過是想抹煞項羽的功勞罷了。”
這五德更替的理論許宣聞所未聞,大感好奇,聽到“白蛇”二字,眼前登時閃過白素貞那清麗絕俗的臉容,心中又是“咯噔”一跳,黯然刺痛。
王文卿道:“秦國自稱‘水德’,劉邦死後,漢代皇帝為了自圓其說,又改稱為‘土德’,尚黃色。劉秀滅王莽,光復漢室,五行火生土,火有重生之功,因此改為‘火德’。到了三國時,劉備號稱正統,也稱火德。而曹丕迫使漢帝禪讓,五行火生土,魏國便成了‘土德’,尚黃。吳國地處東方,孫權又打出旗號要鋤滅曹魏,匡扶漢室,便根據五行木克土,立木為德……”
頓了頓,嘴角露出一絲淡淡的譏嘲之色,又道:“卻不知陰陽五行乃天地執行之道,是什麼,便是什麼,豈會因你信口附會而更改?秦國號稱水德,實行金運,所以被楚人所滅,為漢朝所替代。漢朝稱過水、土、火三德,實際卻是水運,五行土克水,故而才被黃巾軍殺得七零八落,國運凋零。曹操之所以大破黃巾軍,正因為他是木德之身,魏國當行木運。也正因如此,魏國最終才會被以金為德的晉朝所篡。”
那金國小王爺聽得似懂非懂,皺眉道:“既然是天意昭昭,無可更改,國師又為何說這圖中所藏的秘密,可以幫我大金奪取南朝天下?”
王文卿微微一笑,道:“常言道‘命不可改,運可改’。國家行什麼運,便要看社稷神廟裡,供的是什麼神器,祭的又是何方神獸。趙宋受禪於周,周朝尚青,五行木生火,所以趙官家以火為德。大金國行的是土運,火生土,雖然可以處處受益於趙宋,卻很難取
《雲海仙蹤樹下野狐》 第七十二章 蓬萊(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