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 冷兵器時代尖端武器 (第1/3頁)
平行空間來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漢龍關,大明滇西邊境八大邊關之一,與天馬、虎踞、鐵壁、巨石、神護、萬仞、銅壁共為“控緬八關”。
今日,就在漢龍關城門處,大隊緬軍狼狽逃入關內,而在更遠地方已經是煙塵滾滾,顯示正有一支軍隊靠近。
“快關城門,快關城門。”
當最後一個緬軍逃入關牆內後,城樓上的莽應裡就對著手下大喊道。
站在城樓上,他已經可以看到遠處明軍的旗纛,他們就要到了。
從木邦往翰林官逃竄的一路上,他想盡了一切辦法拖住明軍的進攻步伐,就是擔心明軍突進速度太快,把緬軍合圍在隴川、千崖一帶。
緬軍軍中雖然有為數不少的藤甲,可是他這次南下救援東籲城,帶領的步卒並不多,根本無法組成藤甲陣抵抗明軍的火器。
特別是對面名將,對著他佈下的軍陣,都是先來一頓炮擊,然後才是鳥銃齊射,緊跟著槍盾兵就開始正面衝鋒,同時伴隨而來的還有騎兵從兩側進行的迂迴包圍,完全不給他們一點反抗的機會。
一路敗退下來,路過的幾個小城寨,那薄弱的寨牆也根本擋不住明軍的炮擊。
一頓炮擊後,城牆就會出現幾個缺口,明軍直接就順著缺口衝進來了。
這樣還讓他怎麼和明軍打?
硬拼,兵力還沒明軍多。
可不抵抗又不行,如果潰逃,明軍一路追擊就是完成和保山明軍對緬軍的合圍。
他們也只能一路逃,一路破壞道路,給明軍制造麻煩。
至於讓騎兵穿上藤甲和明軍對撞,他是完全不敢想的,明軍騎兵衝鋒實在太犀利了。
就算是讓穿戴藤甲的騎兵衝擊明軍步卒,他都覺得非常危險。
因為藤甲可以保護騎士卻不能保護他們胯下的戰馬,實際上緬甸自己也非常缺乏戰馬。
或許,也只有戰象才能彌補雙放的差距。
“再去催催,讓施甸撤回來的軍隊儘快到漢龍關來接防。”
“是,殿下。”
莽應裡大聲下令,身邊親隨當即應和,馬上安排人出城催促起來。
莽應龍當然不會把兒子陷在大明,而現在他能採取的對策就是讓進攻施甸的偏師移駐漢龍關,一邊擋住南面而來的明軍,同時吸引施甸明軍的注意力。
而他則帶著莽應裡和其他兵馬,出鐵壁關,走蠻莫撤往孟密,繞道返回緬甸。
可以說,施甸的偏師已經被他放棄,作為吸引明軍注意力的棄子。
要說莽應裡最後悔的事,就是這次南下沒有帶上象兵,要是有戰象,或許還有機會直接衝破明軍的防線,打穿他們。
雖然據說百多年前,明人曾經用火銃嚇壞了戰象,但現在他們已經有了對付明軍火銃的辦法,那就是上陣前,事先堵住戰象的耳朵,不讓它聽到火器的炸響而受到驚嚇。
至於火牛戰術,他們也選擇遮住大象的眼睛,由象兵指揮戰象前進和後退。
當初,若不是第一次見到火器,他們的戰象一時半會兒接受不了那樣的打法,沐英根本不可能擊敗他們。
沒看到即便是強大到可以橫掃大陸的蒙元軍隊,在遭遇他們戰象的時候,也只能選擇逃竄,用迂迴戰術躲避,避免和象軍交戰。
是的,雖然那時候緬甸的蒲甘王朝在經過和蒙元八年戰爭後,最終選擇投降,但並不是說蒙元軍隊就有了擊敗象兵的優勢。
實際上,蒙元騎兵對陣象兵,大多都是選擇撤退到遠處,用弓箭消耗大象背上的象兵,他們也沒有能力和象兵正面交戰。
緬甸有大象助戰的軍隊對戰蒙古,五萬人被六百人幹掉,那也不是一兩次戰役完成的,而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來回拉鋸,才取得的成果。
畢竟,蒙古騎兵不可能隨身帶著上千只箭矢,對付大象,還得使用專門的重箭才有可能穿透大象粗糙的象皮,對大象造成傷害。
實際上,這次莽應龍敢攻打明朝,就是因為他們以為經過訓練後的戰象,可以無視明朝的火器,再有小隊騎兵護衛象兵,也不怕明朝仿效蒙元騎兵的戰法。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他們認為明朝已經衰落了,正在走下坡路,正是趁火打劫的機會。
其實真說起來,們的判斷沒錯,就是錯估了雙方的體量。
即便正在走下坡路的大明,也比全盛時期的緬甸強大。
莽應裡只是想嘗試用戰象對戰明軍,而他父親莽應龍則直接付諸行動。
因為被
《隆基股份最新公告》 第1213章 冷兵器時代尖端武器(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