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大壽覲見 (第1/3頁)
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崇禎元年二月十三日,新任大同巡撫範復粹入京陛見。二月十四日,新任大同鎮總兵、徵西將軍祖大壽入京陛見。
範復粹,山東黃縣人,萬曆四十七年進士,中進士雖晚,但卻是明末比較有作為的大臣之一,崇禎十三年前後還做過一段時間的內閣首輔,歷史上的崇禎帝,對他還算是比較信任,只是當時朝廷黨爭激烈,加上當時的崇禎皇帝本人,又比較多疑,所以範復粹首輔也沒當多久,最後搞得心灰意冷,乾脆辭官隱居。但是在滿清入關之後,閉門不出,並沒有像其他一些明朝大臣那樣在明亡後又出仕滿清。
如今,崇禎元年二月的範復粹,剛剛年滿四十八歲,這個年紀當上巡撫,雖然已經不算年輕,但也仍然屬於年富力強、正想有所作為的時候。在山西參政的位置上,範復粹與巡撫張曉配合默契,雖然天災不斷,但山西上下還算安定。
皇帝下旨募集流民開荒屯墾之前,範復粹就已經在山西募民屯墾了,皇帝下旨以後,更是一力推行,短短數月之間,即從山陝交界之地,往涿州、易州輸送流民上萬人,更在山陝交界的沿河地區募民屯墾,就地安置陝北流民數千人。
對於這樣的能臣幹吏,山西巡撫張曉也是數次向朝廷推薦,而這一情況,當然也被內閣所掌握,所以大同巡撫一出缺,內閣即提名範復粹接任,而皇帝一點也沒猶豫,當即批准。
崇禎皇帝的做法,既讓內閣感到了信任和尊重,同時也讓範復粹看到了信心和希望。因此接到朝廷命令之後,範復粹沒有絲毫的耽擱,第二天即帶領數名親信隨從,從太原出發,先是北上繞道大同,然後轉而往東,前往京師陛見。
皇帝對範復粹自然是非常器重,不僅授予其密摺奏事之權,而且令其自在大同鎮軍隊編制之外自建撫標三千,所需武官可從大同鎮抽調,也可自行蒐羅擢升。
然後皇帝還徵求範復粹關於西北流民治理的意見,以及山陝官員任免的建議。而範復粹也沒客氣,當即就向皇帝推薦了自己的同年好友孫傳庭,建議朝廷起復並任用孫傳庭為延綏巡撫。
範復粹本來是想提議朝廷起復孫傳庭,至於什麼位置,那是朝廷的事,但是話趕話,居然最後直接就提議朝廷任命孫傳庭為延綏巡撫了。
一個軍事重鎮的新任巡撫,推薦自己的同科進士兼好友,去當另一個軍事重鎮的巡撫,這在大明的官場上,本來是挺犯忌諱的一件事情。
所以範復粹話說出口後,自己也是後悔不已,擔心給皇帝留下一種結黨營私的壞印象,更擔心皇帝心裡存了芥蒂,讓好友孫傳庭的起復變得遙遙無期。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皇帝不僅沒有生氣,而且好像還很高興,當即就同意了自己的建議,並讓當時陪同皇帝接見的內閣首輔擬旨,任命孫傳庭以左僉都御史身份巡撫延綏。
一個免官回鄉的五品吏部郎中,因為自己的一言推薦,片刻之間升任九邊重鎮巡撫。直到陛見結束的第二日,範復粹都不敢相信這個事情真的成功了。
範復粹當然以為這是皇帝對自己充分信任的結果,畢竟此時的孫傳庭毫無名氣聲望,還沒有展現出後來的巨大才幹。但他不知道的是,皇帝對孫傳庭這個名字早就如雷貫耳了。
孫傳庭也是萬曆四十七年中進士,與範復粹的同科同榜,但他與範復粹大器晚成不同,他中進士的時候是二十六歲,屬於風華正茂的時候,又在吏部為官,而且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吏部稽勳郎中,所以也比較恃才傲物,完全不把權勢滔天的魏忠賢一黨放在眼裡,所以很快也就丟了官,不得不回到大同老家歸鄉閒住。
轉眼之間,過去了好幾年,而當年的同年好友範復粹,則在數年之間,由御史而升巡按、由巡按而升參政,如今又從參政升任巡撫。
孫傳庭比範復粹還小上十三歲,自然不想就此埋沒鄉里,就這麼退出歷史舞臺。所以,當身在大同的孫傳庭,一聽說同年好友範復粹當上了大同巡撫,並且很快就要進京覲見當今皇帝,於是就趕來拜見,總算與途徑大同的範復粹遇上,言談間都是懷才不遇、無所事事的落寞。
範復粹自然也知道孫傳庭前來拜見的意思,作為同年進士,在科舉時代,那就是官場上天然的盟友,而且他也瞭解孫傳庭的人品才華,所以當即保證向朝廷推薦起復孫傳庭。
歷史上,要過好幾年以後,範復粹才會在山西接替張曉當上巡撫,而孫傳庭也是在好幾年之後才被起復,當上順天府丞,又過了兩年才被超擢為延綏巡撫,就是在延綏巡撫的任上,孫傳庭打造出了後來戰績輝煌的秦
《日月當空圖片》 第七十九章 大壽覲見(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