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分道揚鑣 (第1/2頁)
天魚一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儘管比馬雲出身更高,起點更高,長得更娘……啊呸,更帥,袁耀還是失敗了。
理想太過超前有時候不是好事,超前到沒有朋友就更不是好事。袁耀自以為口才不比馬雲差,但是他的漢末夥伴們還是覺得不切實際,不想浪費繩命跟他玩小孩子的遊戲。
次日,周瑜等人將袁耀送出城門,派趙成率三百人保護他返回新港,大家揮淚告別。望見袁耀迎著朝陽走遠,魯肅有些不忍,說道:“公子畢竟才十五歲,讓他一個人去幹那麼大的事,我們這麼做,對嗎?”
周瑜邊調轉馬頭,邊答道:“子曰:‘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我等為鳥,公子為木,木堅鳥自巢之,木朽鳥自棄之,公子自甘為朽木,我們也是不得已。”
魯肅聽完周瑜一番鳥論,不置可否,回頭望著袁耀離去的方向。
陸尚也覺得袁耀如此大才,不去跟隨左將軍征伐天下,創立偉業,玩什麼改變世界的把戲,頗為惋惜。“公瑾,當初袁公子找你避難時,若你不在家,或者你不收留他,那會怎樣?”
“他說淮水以南就只認識我,若是我不收留他,他就一直往南走,走到江邊無路可走,就投江自盡。”
“啊!”眾人均感意外,沒想到袁耀曾有此念頭。萬一那天他真的找不到周瑜,投水自盡了,那他那些發明發現豈不永不見天日。
“你們都信他?”周瑜見大家驚訝,笑道,“我才不信,這傢伙看上去天真,其實是個戲精。他真走到江邊,望見對岸群山,絕不會投水自盡,只會驚歎道:‘臥槽,好大一坨鐵!’”
眾人正哈哈大笑,卻見周瑜那馬“撲通”一下跪臥下來,把毫無防備的周瑜又顛了一身土。
孤零零走在返回新港的路上,袁耀不想讓眾衛士看到自己流淚,一路極力忍住傷悲。晚上留宿襄安縣長江邊上的渡口聚邑時,面對無邊暗夜,兩個月來朝夕相處的點點滴滴湧上心頭,袁耀突然控制不住,一聲嚎啕大哭驚醒了全聚邑的人。
聽說袁耀如今日進百金,不是為了拿去幫助左將軍成就霸業,而是要實現他自己的理想,陸康頗感驚訝,捋了半天花白長鬚,對孫子陸尚道:“那他的理想是什麼?”
“他說他要阻止諸侯戰亂,然後建設一個用鋼鐵建造房子、鐵路、火車、輪船,人人富足的世界。”
“哈哈哈哈……”陸康聽了開懷大笑,“阻止戰爭?真是個天真小孩!他以為那曹操、袁紹都會像我一樣願意跟他打賭。不過……”陸康突然想到什麼似的,收了笑聲搖頭道,“這孩子滿腦子奇怪的念頭從哪裡來?”
“袁公子說,他自幼愛蒐集閒書,看多了常有觸類旁通之悟,往往只需幾次試驗便能驗出結果。久而久之,頭腦中積累了很多構想,就如做夢一般,逐漸勾勒出一幅幅嶄新圖景。”
陸康聽起來覺得有些異想天開。那些煉丹熬藥、工匠技師之書,雖不乏可具體操作的方法,卻也頗多虛誕妄言之語。袁耀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如何能辨偽存真,實在令人費解。
可是要說不信,袁耀挖礦鍊鐵種水稻,哪樣在常人看來不是異想天開之事,他樣樣說到做到。
“這幾日我與他幾番晤談,確也聽出此兒窮究天人,學問深不可測,令人難以置信。”
“是啊,袁公子真是不世出的奇才。”陸尚嘆道,“可是,他那番理想,實在不是常人能夠理解的,公瑾他們都不知道該不該追隨他。”
“哦,”陸康有些出乎預料,問道,“周公子他們幾個都沒有跟袁公子回新港?”
“是的。”
經過昨晚一頓痛哭發洩,這一路行船過來,袁耀已經想通,不再做無謂的傷感,更不想把這種情緒帶回新港傳染給蔣幹和馮冪。
船到新港時,袁耀遠遠望見成千上萬人在新港工地上熱火朝天地幹活,立刻被這種熱烈的氛圍感染。去廬江之前,這裡的工人不足千人,如今蔣幹依照袁耀的吩咐,吸納大量前來春谷山中探礦的工人,新港建設工人已經多達六七千人。
丹陽郡用工報酬普遍八百到一千之間,袁耀用工不僅包吃包住,每月還拿錢一千錢。因此,工人們幹勁十足,生怕稍有懈怠,會被監工開除換人。
這裡既然有一個龐大消費群體,春谷和周圍各縣的小商販和農閒時期的農民自然都會圍在新港周圍做點生意。很多農家婦女常來失足以求補貼家用,有的甚至丈夫來擺賣農產品或打零工,妻子來失足,其餘少年遊俠、醫卜巫祝之類自然也少不了。這些依附於新港謀生的大量人口,又在新港
《三國大王排名》 第37章 分道揚鑣(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