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頁)
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是做其他事情,他們常常會被強大的自卑心理包圍。
其實,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往往是由於他們沒有很好地完成少兒時期的心理發展任務。
進入少兒期之後,孩子要完成的心理任務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與媽媽完成親密分離,即孩子要從對媽媽一個人的依戀中走出來,開始接納爸爸和其他人。因此,在這一時期,家長就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多與其他人接觸,特別是爸爸,一定要抽出時間來陪孩子,並不時地鼓勵孩子。另外,家長還要有意識地讓孩子與同齡的孩子多些接觸,以幫助孩子完成與父母的親密分離。
事實上,在孩子與父母完成親密依戀的同時,他們開始把目光投向世界,並試圖從社會或學校那裡尋求認同。而這時,孩子的自我認同感也開始建立起來,如自尊、自信等。
確切來講,孩子的這種自我認同感大約從2歲左右就開始萌芽了,只不過那時的認同只是一種模糊的、低階的自我認同。到了少兒期,孩子的自我認同感逐漸增強,他們已經能夠很清楚地感覺到,父母是否喜歡自己,他人是否喜歡自己。
少兒期孩子的自我認同是最簡單的,也是最強烈的,例如,他們僅僅會因為一件漂亮的衣服、別人一句誇獎的話,而變得充滿自信;相反,別人一個不信任的眼神、一句批評的話,又會讓他們對自己完全喪失信心。
因此,在這一階段,孩子心理發展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完成自我認同。當然,這一階段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孩子完成正確的自我認同。
孩子的成長曆程:成長教育中的心理學(4)
所謂正確的自我認同,簡單來說,就是讓孩子明白,什麼是自尊,什麼是自信,正確的自尊和自信都來自於哪些方面。
關於這一點,我們不得不佩服一位爸爸的做法。
6歲的小女孩妞妞過生日,姑姑給她送來了一件漂亮的裙子。妞妞非常喜歡這條裙子,她想馬上穿上它,於是便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爸爸。爸爸這樣對她說:“爸爸同意你穿這條新裙子,但你能告訴爸爸你為什麼想穿上它嗎?”
“穿上這條漂亮的裙子,我就可以變成漂亮的小公主,這樣大家才會喜歡我。”妞妞得意地說。
“我的傻女兒,不管你穿什麼樣的衣服,你都是爸爸媽媽疼愛的小公主。”想了想,爸爸接著說,“你知道嗎,爺爺、奶奶,還有姑姑、幼兒園阿姨都喜歡你,並不是因為你漂亮、穿了漂亮的裙子,而是因為你乖巧、講禮貌、喜歡幫助別人,你懂嗎?”
妞妞有點疑惑,但還是重重地點了點頭。
也許只有6歲的孩子並沒有完全體會到爸爸所講的這一番話的道理,但沒有關係,遇到類似的情況,她的父母肯定還會對她進行類似的教育,隨著年齡的增長,她自然會明白這些道理。
在少兒期,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往往來自於外貌和漂亮的衣服,這時,父母很有必要向孩子灌輸正確的自我認同感,就像上述中的爸爸那樣告訴孩子,漂亮的外貌和漂亮的衣服並不一定能贏得別人的喜愛,只有擁有良好的品質,如講禮貌、有同情心等,才會受到大家的歡迎。在這種教育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很早就能明白什麼是真正的自尊和自信,並能以自信的姿態快樂地成長。
因為還沒有形成正確的自我認同感,少兒期的孩子是很容易自卑的,而引起他們自卑的事情往往都是那些極小的事情。例如,因為無意之間所犯的錯誤,因為他人對自己的批評,因為與小夥伴之間的矛盾……所以,在少兒期,為了幫助孩子完成自我認同,家長要經常鼓勵孩子,要尋找一切時機鼓勵孩子。
這就需要家長拿出足夠的精力來關注孩子,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及時發現,及時給予鼓勵。例如——
當孩子因為自己做錯事,而沉溺於自責中不能自拔時;
當孩子因為別人一個不信任的眼神而懷疑自己時;
當孩子因為小夥伴的不理解而傷心時;
……
關於這一點,很多家長做得很不到位。例如,當孩子哭著向家長講述自己的委屈時,家長要麼不耐煩地說:“別煩我,我忙著呢!”要麼就是不以為然,甚至嘲笑孩子:“就這麼點兒小事呀,你至於嗎!”……這樣只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不能很好地完成自我認同,甚至是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家長對待孩子的這種不耐煩的態度,以及這種冷嘲熱諷式的做法是絕對不可取的。
當然,當孩子向家長訴
《家庭教育和心理學的關係》 第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