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5部分 (第1/4頁)

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是人類也不是對這些蚊蟲毫無辦法。

何田收集了很多艾蒿和野菊,這些芳香植物的氣味是蚊蟲們不喜的。

艾蒿和野菊都是生命力非常旺盛的植物,它們隨處可見,最繁茂的時候能長成一個齊腰高的小灌木叢。

貼近根部剪斷,十幾天後又長得和原先一樣高。

採集那些枝葉最肥大的艾蒿和野菊,紮成一小束一小束的,掛在架子上晾乾,用石頭塊或是陶磚在地上堆一個圈,放進艾蒿點燃,再熄滅火苗,讓它慢慢燃燒,發出灰白色帶著濃烈藥味的煙,蚊蟲望風而逃。

幹艾葉還被何田掛在門窗邊上,大米的窩棚裡更是從上到下掛了一遍,廁所的四周也是。

除了燻走蚊蟲,何田還給大米小麥製作了一種特殊的藥膏,塗在它們臉上、四肢和毛比較少的地方。

這藥膏是早春的時候就開始準備的。

用刀子在樺樹樹幹上劃一個長方形,撬掉一層薄薄的樹皮,曬乾。現在和曬乾的艾葉、野菊葉還有蒲草葉和根莖一起放在一個小泥爐上,撮成一個圓錐形的小堆,看起來有點像個小帳篷。火種放在小帳篷中心,點燃之後吹熄,讓熱度把樹皮幹葉中的枝葉燻出來。

再在“小帳篷”上倒扣一個廢棄的鐵鍋,被燻出的煙變成一種黏稠的油煙,粘在鍋上。幾小時後,把鍋翻起來,刮粘在上面的油煙膏,和上油脂,就做成了防蚊的藥膏。

易弦堅決地認為這種藥膏是畜用的。

因為何田用的油脂是魚油和雞油,塗在大米的眼睛耳朵周圍,尾巴上,還有肚皮上。

藥膏十分有效,大米也是挺滿意,但是易弦一走近它就嫌棄地捂著鼻子。

小麥的整個肚子上、豎起的小耳朵裡,也全給塗上了藥膏,易弦抱著它撫摸,充滿憐愛地喃喃著,“我可憐的小寶貝,沒關係,即使你臭臭的我還是愛你。”

除了用來驅蟲,艾蒿還可以入饌。

選取最嫩的葉芽,只要枝頭最尖端的那一點,掐下來,洗淨晾乾後,和泡了四五個小時的小米一起放進手動攪拌機裡攪碎成糊糊,再加入四個蛋黃接著攪拌,直到攪得糊糊變成一種青綠色,細膩得看不到葉片或是小米粒了,倒進一隻大碗裡備用。

四個蛋的蛋白放在小陶盆裡,用手動攪蛋器再一通攪拌。

失去了電力,攪蛋器卻不曾被人類放棄。人們想出各種方法做出了五花八門的手動攪蛋器,用來製作美食。

何田家的攪蛋器是用竹子做的。

竹筒上鑽一根眼,插上竹子手柄,竹節面上鑽上兩個洞,插上用竹篾和細竹子做的攪拌頭,加上轉盤絞盤,搖動手柄,攪拌頭就會開始轉動,搖上十幾分鍾,蛋清就會被打得蓬鬆如雲朵,潔白細膩。

這時再加上糖,繼續攪拌,直到蛋白變得半固體了,拿起攪蛋器就帶出一個個小尖兒,就攪好了。

把之前準備的艾葉小米糊分次倒入蛋白中,用竹鏟拌勻,放進鋁製的圓模裡,輕輕握住邊緣磕兩下,磕出裡面的空氣,就可以上鍋蒸了。

蒸上二十分鐘後,把蒸鍋從火上移開,別急著開啟蓋子,讓它慢慢變涼些,不然,驟然變冷,糕就會塌陷下去,不僅失了賣相,也失去蓬鬆柔軟的口感。

蒸好的艾葉小米糕變成了淺綠色,如果想要綠白相間的大理石花紋,把麵糊倒進蛋白時以上下划動的手法攪拌就行,簡單點說就是別攪拌得太均勻。

蒸糕切成一牙一牙的,側面全是細小的海綿孔,咬上一口,細膩綿軟,小米、蛋、艾葉和糖混在一起變成一種極為奇特的香味,帶一點點涼意,淺綠的色澤也讓人覺得悅目。

如果想要再甜一點的話,可以澆上一勺蜂蜜,或者,乾脆再挖一勺果醬放在盤裡,紅紅的果醬和淺綠色的蒸糕顏色對比鮮明,配著吃,甜味更有層次。

當然了,這種吃法並非是傳統的艾蒿食用方法。

傳統方法是這兩種,一種,是用鮮艾葉做湯。

在熱水裡加入艾葉,煮沸後再倒進去攪好的蛋液,裝碗的時候加一點點鹽。

這個湯易弦喝不慣,也不喜歡。他直言說,像是在喝藥。

另一種做法是他非常喜歡的。

艾團。

艾葉糰子是用糯米粉做的。

把艾葉用加了草木灰的開水燙了,放冷之後用紗布濾出汁,或者直接新鮮艾葉加水攪碎,煮沸,擰出汁。用這種深綠色的汁和糯米粉,和成麵糰,靜置一會兒揉成長條,切成小塊,壓扁,擀成比巴

《二人森林全文免費閱讀無彈窗》 第3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