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10章 佛本是道,羽化飛昇 (第1/3頁)

君子以懿文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310章

佛本是道,羽化飛昇

何玄壽,原名何壽,是河東人,於前漢哀帝三年,拜入天師府,拜天師府第三代弟子王通才為師,是如今天師府碩果僅存的玄字輩高功,常年待在藏經閣,被尊稱為閣老。

何玄壽盤坐在木臺上,閉眼冥想,宛如一棵老松。早在清晨紫氣東來之際,何玄壽就已經在高臺坐定。

眾弟子在晨功廣場練功時都十分安靜,生怕打擾了這位師叔祖。

張真元聽說後,立馬聯絡法蘭,告訴他玄壽道長已經準備好了,可以隨時開始辯論,就看他何時來了。

法蘭一聽,也不準備吃早飯了,立即動身前往廣場。

清晨,露水還沒有乾涸,呼吸的空氣十分溼潤,再加上天師府處於高山之上,氣溫是很低的,可就是這樣,何玄壽只穿了一件單薄的洗的發白的舊道袍。

法蘭在對面坐定,調整好狀態,向張真元點頭示意。

張真元直接宣佈道佛第三次辯經大會正式開始。

張真元話語才落,何玄壽就睜開渾濁的眼睛,蒼老但是不失渾厚的聲音從他的口中吐出:

“老道,天師府,何玄壽。”

“天竺,佛門,法蘭。”

“道門供養三清,奉太清道德天尊為道祖,周朝時,道祖降生人間,是為李耳,又稱老聃,其後又被尊稱為老子。

老子晚年時,騎牛西出函谷關,道家先賢尹喜請求老子留下著作,故而老子作《道德經》五千文,是為道家始經,為道經之首。

留下《道德經》後,老子騎牛飄然而去,適時紫氣東來三千里。

而我天師府始天師白朗,拜得道家先賢老莊為師,老莊學於《道德經》,是以立下天師府,道門自此而始,太清道統自此而始。是以道門出於道家。”

法蘭對於何玄壽解釋自家道統出處有些疑惑。

“聽聞你是從天竺而來,經過西域,是以天竺在大漢西方,也就是說佛在大漢西方。

道門自道家而出,道家自老子而始,至今已有五百年不止。

貧道想問你,佛從何而來?從何而始?”

法蘭不知道何玄壽的目的,只得著實回答道:“我佛門自釋迦牟尼世尊於菩提樹下悟得佛道而來,至今已有不下數百年,至於具體多少年,貧僧著實不知,時間太過久遠。”

何玄壽依舊平靜的說道:“既然不知道具體的年月,那就說明不可信,沒有讓人信服的有力依據,數百年,有可能是九百年,也有可能是一百年。

而我道門可以明確的知道自老子傳下道德經開始,至今已有五百二十六年,一個模糊不清,一個清晰明瞭,老道相信世人定會有所公正的評判。

而老道我潛心修煉數十年,在藏經閣也待了二十多年,翻遍諸家經典,先秦古籍,又前往白氏藏經閣翻閱史官所書,可以明確的知道先賢老子當年的去向。”

說到這裡,何玄壽眼神一轉,渾濁之感不再,一股明亮逐漸浮現,直直的盯著法蘭,緩緩道:

“老子西出函谷關,紫氣東來三千里,西域世人苦難多,褪下道袍化為佛。

是以,佛本是道!”

法蘭臉色頓時大變,臉頰以肉眼可見的程度紅了起來,以往的低眉柔善,此時變成了瞠目怒視。

圍觀的眾道士和香客也不再保持寂靜,場上頓時一陣喧譁。

一旁觀戰的眾位天師府高功則是眼神複雜的看著何玄壽。

而站在一旁的宋真顯卻沒有其他人那樣疑惑和震驚的眼神,他想起了昨晚何玄壽將他叫到藏經閣的畫面。

何玄壽將一個桃木令牌遞到他的手上。

“師叔祖,為何將藏經閣的閣老令給弟子?”

閣老令,是這代天師張真元繼位後,為了提升何玄壽這位師叔祖的地位,也為了表示尊重,下令雕刻的。代表著將整個佔地三畝,三層高的藏經樓閣全部交予何玄壽,包括裡面的所有弟子的管理權,自己不再過問。

何玄壽沒有多說,只是和善的笑道:“老道我啊,今年九十有五了,在這天下,也算是少有的高壽了。

眾位師兄弟和師父師叔都接連離我而去,只留下老道一人守著這個藏經閣,但是我道門貴生,不敢輕言論死,所以老道一直堅持練著長春功,至今也算是有所成。

如今佛門從西域而來,得到當今陛下的支援,我是不太會認為他喜歡佛門。佛門只是他手中用來制衡道門的一顆棋子罷了。

《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筆趣閣免費》 第310章 佛本是道,羽化飛昇(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