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56章 新朝雅政 (第1/3頁)

君子以懿文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256章

新朝雅政

王莽繼位,尊太皇太后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孺子嬰降為安定公,將平原郡的平原、安德、漯陰、鬲、重丘等5個縣,民萬戶,地方百里,作為安定公國,允許劉嬰在國中立漢祖宗之廟,世代祭祀。改王太后(王嬿)尊號為安定公太后。

王莽以白宣為大司空,劉歆為大司徒,王舜為大司馬,輔佐他治理國政。

為了解決王朝運勢問題,即地方矛盾。在經過商議後,王莽決定改制:

一:宣佈:將天下田改曰王田,以王田代替私田;奴婢改稱私屬,與王田一樣,均不得買賣。是為王田制。

二:實行“五均六筦”制,即在國都長安及宛城、雒陽、朝歌、臨淄、成都五大城市設立五均官,由中央派官員管理五均賒貸及物價,徵收商稅,由政府經營鹽、鐵、酒、鑄錢、山澤等。民間私人不得買賣。

三:廢除五銖錢及刀幣,另外發行寶貨,計有五物(金、銀、龜、貝、銅)名(錢貨、黃金、銀貨、龜貨、貝貨、布貨),共二十八種貨幣。

四:除民令。凡是無業遊民,朝廷制定懲罰措施,每人每年繳納布帛一匹,無力繳納的,朝廷強迫其服勞役,並在勞役期間供給飲食。

五:租息令。百姓因喪葬或祭祀需要,可以向當地府衙貸款,只需歸還本金,不收利息。但如果因從事農業、商業生產向朝廷貸款的,朝廷收取純利潤的十分之一做利息。

···

這一系列政策出臺後,天下頓時就激盪起來,有人不滿現狀,乞求王莽的改制能夠改變如今的局勢,有人是獲利者,不滿王莽的改制。

但是王莽是開國之君,又是天下儒生之首,當今的聖人,就算那些地方豪強有所不滿,也不敢在明面上反對,轉而開始與地方官員勾結,推脫隱瞞政策的推行。

但是王莽對一切都不知道,他此時正忙於改名。

“如今天下已有北海郡、南海郡、東海郡,而唯獨缺少西海,我大新初立,這實在是不美啊。”

王莽看著大漢天下輿圖,如今大漢兩個字已經改成了大新。

只是王莽看著這一片的漢朝舊名字,就覺得厭煩,他想改名,要想快速消除百姓心中對漢朝的印象,改名是最快的方法。

“陛下,不如讓我帶兵,一定能為您打下一個西海郡。”王異出列為王莽出謀劃策。

如今王氏不一樣了,不再是外戚了,而是皇室了,自己也算宗親了,也要為王氏出一份力。

“好,既然衛將軍有心,那朕就將西海郡交予你了。”

王莽看見有人為自己解憂,十分高興,立即派出王異向西進攻羌族,攻佔青海湖,設立西海郡。

可是青海湖是一片荒地,為了讓西海郡名副其實,王莽下令強制移民,又增加了五十條嚴酷法令,以便增加成千上萬的罪犯,滿足移民的需要。

新莽二年(始建國二年)

正當王莽在輿圖上冥思苦想,這蜀郡該改個什麼名字呢?

“陛下,大司空來了。”

王莽抬頭:“白宣來了?讓他進來。”

白宣進入大殿後看見王莽正看著輿圖寫寫畫畫,他知道王莽又在改名字了。

不知為什麼,王莽對改名字如此熱衷,以新朝雅政為名“託古改制”,先不說地方郡縣名字被他一改而盡,就是中央官職名稱也被他改得面目全非。

他將大司農為為羲和,大理為作士,太常為秩宗,大鴻臚為典樂,少府為共工,水衡都尉為予虞,光祿勳為司中,太僕為太御,衛尉為太衛,執金吾為奮武,中尉為軍正。

地方上又將太守改為大尹,都尉改為太尉、縣令(長)改為宰。

再看郡縣地名,關中的,將京兆尹改為京兆郡,又以三輔為基礎,京尉郡、師尉郡、翊尉郡、光尉郡、扶尉郡、列尉郡,這六大尉郡,將京兆郡牢牢地保護起來。

將雒陽改為義陽,而周邊,將河南郡改為保忠信卿,並分原河南郡東部析縣,置祈隊郡,又改弘農郡為右隊郡,改潁川郡為左隊郡,改河東郡為兆隊郡,改河內郡為後隊郡,改南陽郡為前隊郡,以六隊郡護衛保忠信卿。

如果改了就定下來還好,可是王莽沒有,不僅改一次,有的地方甚至於變了三四次名字。

本來王莽將廢私田,置王田的重任交給了白宣,白宣準備先以關中為主,然後再一步步推向全國。

而這一系列舉措確實也十分厲害,關中新莽王

《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筆趣閣免費》 第256章 新朝雅政(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