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17章 龍盤虎踞(四) (第1/2頁)

糖堆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今日看來,張獻忠縱非真心就撫,而朝廷這十個月來已是受益不淺;自從張獻忠在谷城就撫之後,李賊叔侄失去呼應,差不多陷於孤軍作戰,而國家得以抽調更多兵力交給洪承疇、孫傳庭調遣,專力對付闖賊,倘非張獻忠谷城就撫,這幾個月剿賊局面恐無如此勝利。”

皇帝聽著首輔的解釋,他滿意地點點頭,但又不能完全釋懷地說道:“就怕闖賊叔侄會聯絡其餘的流賊,接應他逃出陝西竄入陝北。”

楊嗣昌考慮了一下,如今皇上所言的陝西,包括今甘肅、寧夏全境和青海省的一部分;據考證,今天的西寧市亦曾是陝西省內的一部分。終於還是回答道:“李賊叔侄之所以敢於向北奔竄,是因為他聯絡了羅汝才到潼關前去接應。”

他想著洪承疇的方略,繼續說道:“羅汝才曾聯合各股流賊十餘萬,於上月間進到靈寶、閿鄉一帶,打算攻破潼關,迎接闖賊;但彼等烏合之眾,同床異夢,一戰即潰。如今他們已經逃到均州與房縣山中,乞求就撫,今日決無其他流賊去接應闖賊,故闖賊之滅,指日可待。”

“倘若從此將流賊次第剿滅,實為國家之福也!”崇禎從內心盼望這股流賊被洪、孫二位能臣肅清,這樣他可以省去了大量的糧餉、輜重、給養,如今的府庫之中甭說跑馬了,就是耗子都挪窩了。

“所以目前陝西軍事十分重要,與對東虜戰事同為國家安危所繫。”殿內的兩個人,終於第一次對視了一眼。

“如陝西方面能將闖逆一鼓盪平,即著洪承疇、孫傳庭率領大軍星夜來京勤王,不得有誤;朕已兩下急詔,申明此意。先生可代朕再擬一道諭旨,命洪、孫等務必將闖逆一鼓盪平,不使一人漏網致遺後患。倘有疏忽或作戰不力,國法俱在決不寬容!”崇禎的臉色又開始發青

“領旨!”楊嗣昌的回答很乾脆,他也想必此功於一役,大明羸弱不堪經年累月地消耗於戰爭的汪洋之中了,就是三百年後的美帝,都是因為經歷了幾次與小國的戰爭,政府三番五次關門歇業的。

從近來剿賊的情形看,無論楊嗣昌的運籌帷幄,還是洪、孫二人的肯於用事,都讓年輕的皇帝感到滿意;他每想到陝西方面十分順利的軍事形勢,崇禎就急切地想看到最後的捷報。

他在心中祈禱了多次,希望洪承疇和孫傳庭能夠陣斬李賊叔侄,最好還有劉宗敏和闖營的幾個大將,將他們的首級送來京城;當然最好是將他們生擒,獻俘闕下,使京城軍民計程車氣大大地振奮一下。

有時他在閉目沉思中彷彿看到自己坐在午門上,太子朱慈烺侍立一旁,親王與朝中的文武百官侍立午門下,在恢弘的軍樂聲中,接受洪承疇和孫傳庭獻上來的俘虜,同時派勳臣或親王代自己去祭告太廟,等候在大明門外棋盤街上的軍民,則會望著宮闕歡聲雷動,齊呼“萬歲”。

此刻崇禎又想到自己這個夢想,他隨即向楊嗣昌問道:“你可叫他們最好將闖賊叔侄生擒,獻俘闕下?”

“臣數日前,已讓快馬將聖上此意檄告洪承疇、孫傳庭二人了。”楊嗣昌的回答滴水不漏,他深明皇上的心裡,大明太久沒有提振士氣的大事了。

“好,好,應該獻俘闕下!”崇禎的聲音很是歡悅

停了片刻,崇禎又低聲吩咐,“至於對東虜議撫一事,總要萬分機密,不可使外廷諸臣抓著一點把柄,阻撓大計。”

“如此大事,自然要特別機密,不過只要皇上斷自宸衷決心議撫,即令外廷知曉一二,亦無人敢於反對。”楊嗣昌身為大明首輔,還是勇於任事的,他的話其實正中關竅,此為軍國大事,何來偷偷摸摸之舉?

“不過朝廷上風氣不正,那些烏鴉們什麼話都說得出來!”崇禎很怕朝廷上有人非議,更是學著官場,罵自己朝堂上的諫官為烏鴉,可見有多麼在意人們的言論而不是大明朝的現狀。

“只要陛下聖衷獨斷毅然而行,一、二言官不明事理,妄生議論,也決計不能阻撓大計。”楊嗣昌身為首輔位極人臣,作為百官之首,他還是想規勸皇上持重而行,憂讒畏譏可不是一個要為堯舜禹湯的明主所為。

崇禎皇帝的心中,自然明白首輔楊嗣昌的言下之意,他略略苦笑了一下,不加修飾地轉換了話題:“愛卿,那盧象升今夜如能趕到京城,卿可告知他明早前來平臺,朕要單獨召見與他。”

楊嗣昌自然知道,平臺召對一向是崇禎給予大臣的殊榮。他自己就曾屢次之紫禁城內的建極殿中與皇上商議國家大事;在建極殿的右後門處,有一處相對寬闊的平臺,那裡也被崇禎皇帝用作召見

《明末大軍閥頂點》 第217章 龍盤虎踞(四)(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